第215章 新朝班底2

第两百一十五章 新朝班底(二)

文华殿内的灯火,将三人沉凝的身影投在雕花窗棂上,随着烛火的轻微跳跃而晃动,仿佛也与这新朝初定、暗流未息的时局一同呼吸。方才议定的文臣班底如同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的骨架,而此刻,朱由检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锋利、也更为复杂的领域——刀把子与钱袋子,以及那宫廷最深处的影子。

“文治需武功卫道,新政需利刃护航。”朱由检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他目光转向英国公张维贤,“国公,京营、锦衣卫、乃至天下兵马,经此一乱,亟待重整。此乃当务之急,亦是心腹之患。”

张维贤神色一凛,身体微微前倾:“监国明鉴。军队乃国之重器,京营更是天子亲军,绝不可再似此前那般,沦为私兵、仪仗,乃至市井游惰之徒的麇集之所!”老国公的话语中带着痛心疾首,显然对京营乃至大明军队的积弊深恶痛绝。

朱由检颔首,指尖划过一份刚刚由李若琏呈上的密报:“锦衣卫之事,稍后再议。先说京营与军伍。李若琏报来,昨夜行动,新军教导队及‘夜不收’表现出的战力、纪律、效率,远非旧军可比。虽人数仅千余,却如尖刀破革,迅捷无匹。此乃方向!”

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炽热的光芒,那是他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与此世八年心血得到验证后的兴奋:“故此,京营整顿,首重‘汰弱留强,编练新军’。以此次立功之新军骨干为种子,注入京营三大营,仿其编制,严其操典,汰换老弱,补充青壮。首要目标,是在三个月内,练出一支万人规模,绝对忠诚、令行禁止、精通火器的新式京营!此事……”

他略一沉吟,目光锐利地看向张维贤:“孤欲请国公亲自总揽,以您之威望,压服旧有勋戚将领,推行新法。另,擢升此次行动中表现卓着之新军军官,如周遇吉、黄得功等,委以参将、游击实职,佐助国公,具体操办编练事宜。他们深知新军操典精髓,乃最佳执行者。”

将整顿京营的重任交给勋贵领袖张维贤,是平衡与稳定之举,而将具体练兵权交给自己的嫡系军官,则确保了改革不会走样。这番安排,可谓老练。

张维贤深吸一口气,并未立即应承,而是沉声道:“监国信重,老臣敢不效死?然,京营积弊非一日之寒,涉及诸多利益勾连,汰弱、裁撤,必引反弹。且新式火器、操典,所费颇巨……”老国公考虑得极为实际。

“阻力,孤知道。”朱由检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若有冥顽不灵、阳奉阴违、甚至串联抵抗者,无论其是何背景,英国公可持孤之手令,先行拿下,再行奏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至于钱粮耗费……”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笑意,“魏阉及其党羽抄没之家产,初步清点,已逾千万两白银!孤已下令,首批三百万两,即刻拨付京营整顿及新军编练之用!不够,再拨!孤要的是一支能战之兵,不是省钱的摆设!”

“千万两?!”张维贤倒吸一口凉气,连一旁的徐光启也面露震惊。他们虽知魏忠贤富可敌国,却也没想到竟贪婪至此!有这笔巨款支撑,任何关于军费的说辞都显得苍白无力。

“臣,领旨!”张维贤再无犹豫,起身肃然行礼,心中豪气顿生。有监国如此坚定的支持,有巨资注入,有得力干将,他仿佛已看到一支虎贲新军在北京城昂然屹立。

“坐下说话,国公。”朱由检抬手虚按,待张维贤坐下,话锋转向另一把更贴身、也更敏感的利刃,“再说锦衣卫。经历田尔耕之流,此太祖所设之亲军缇骑,几沦为阉党爪牙,鹰犬丧家,声名狼藉至极点。”

他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厌恶,但随即转为一种冷静的审视:“然,其职能本身并非原罪。监察百官,探听舆情,缉捕奸恶,乃至传递讯息,乃帝国统治之必需。一把刀生了锈,沾了秽,不能就此弃之不用,而当重铸淬炼,使其重现锋芒,再为国之利器。”

徐光启微微蹙眉,似乎对锦衣卫这等特务机构心存疑虑,但并未出声。张维贤则目光闪烁,显然深知锦衣卫若能善用,对皇权巩固是何等重要。

“李若琏。”朱由检吐出这个名字,“其忠心、能力、以及对锦衣卫弊端的痛恨,昨夜已展现无遗。孤意,正式任命李若琏为锦衣卫指挥使,不再‘暂领’。”

“李指挥使确是不二人选。”张维贤表示赞同,“其雷厉风行,正可涤荡卫内污秽。”

“不止于涤荡污秽。”朱由检眼中闪过一抹来自现代的精光,“孤要的,不是简单的恢复旧观,而是重塑!孤已授意李若琏,着手制定《锦衣卫新例》。”

“新例?”徐光启忍不住出声,带着学者的好奇。

“其一,职能明晰化、条文化。”朱由检解释道,“何种情况可缉拿,何种权限需申请,审讯需录口供、禁私刑,监察需有实据、禁风闻奏事。将其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避免再次沦为构陷忠良、敲诈勒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