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晴端着菜走过来,用她那带着浓郁川味的嗓音笑着说:路上还要经过三星堆,走德阳,过罗浮山,哎哟我这细腿儿光是想想,脑袋都疼。
李教授便说:小晴,你带他们去一趟吧。
何晓晴爽快地答应了,李教授又叮嘱道:到了地方就回来,别跟着他们瞎折腾。
我有些无奈,这话听起来倒像是我们在胡闹。不过仔细想想,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就当是旅游散心吧。
安县虽然不大,却很有特色,背靠罗浮山和千佛山这两座佛道名山,让这座小城多了几分古朴的韵味。
何晓晴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安昌镇。我提出想去罗浮山看看,她眼睛一亮:可以啊,你还挺会挑地方,罗浮山可是个好去处。有本小说里怎么说来着——游仙一梦到罗浮,好像是这句吧?
看她不确定的样子,我笑着接道:嗯,是管平潮的《仙路烟尘》。
何晓晴惊讶地看着我,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连连点头:对对对!你也看过?我可喜欢那本书了!
她一聊起小说就停不下来,我应付了几句,她更来劲了,非要带我去罗浮山不可。不过梅生伯打断了她:我们不是计划好了吗?先去寻龙洞,罗浮山以后再去。
我其实也有点怕她这样的热情,像个假小子似的让人招架不住,赶紧附和。何晓晴顿时没了兴致,转而张罗着去吃小吃。吃完当地有名的窝窝包子后,我们直奔寻龙山。
寻龙山位于龙隐镇,这里以前叫北斗镇,如今已是成熟的旅游景点。我们沿着铁链围栏的水泥台阶往上爬,经过龙脉亭和擎天钟等景点,终于到了寻龙洞口。
向当地人打听后才知道,寻龙洞要从山脚下坐船进入,出口直达山上的龙隐镇,全程要走两个小时。
进洞后我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本以为是个普通的山洞,没想到里面空间巨大,石钟乳倒悬,宽敞得像座大会堂,还有水泥阶梯和铁链护栏一路延伸下去。
看这构造,整个寻龙山应该都是这样的溶洞。
洞里的游客不多不少,光线昏暗,只有远处透出微弱的灯光,氛围独特。我用手机试拍了几张,但光线太暗,闪光灯只能照亮近处的人影。何晓晴早把外公的叮嘱抛到脑后,非要跟着我们。我们也不好拒绝,毕竟是她带我们来的,再说这只是个普通景点,能有什么危险?
在洞里走了很久,里面岔路众多,许多小洞我们都不敢贸然进入,只能顺着路标摸索。每隔一段就有一盏电灯照明,这幽暗的环境让我想起了西阳地宫。
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水路的尽头,那里有船夫等着载客。因为人太少,船夫让我们等其他游客一起出发。等待时,我无聊地四处打量起来。
溶洞内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有些表面覆盖着黄色胶状物。四周空间开阔,随处可见生灵之源等景点标识,光怪陆离的景象确实令人称奇。但我知道梅生伯此行另有目的,加上李教授提到张弦和李亨利也在此处,更觉蹊跷——世间哪有这么多巧合?
一个开发成熟的景区,他们究竟为何而来?
正思索间,何晓晴轻拍我肩膀示意跟上。我随她拐进一条没有标识的岔道,梅生伯已先行一步。我们在狭窄的甬道中艰难穿行,时而侧身挤过岩缝,时而攀爬陡坡。约莫一小时后,洞穴豁然开朗。
就在我以为到达终点时,她又领着我们转入新的支洞。几经辗转后,这丫头突然停下脚步。
手电光束照亮了惊人一幕:十余米长的恐龙骨架斜倚在洞壁上,大半截埋在沉积岩中。
这是......我屏息问道。
何晓晴的声音忽然变得空灵:一亿六千万年前的化石。欢迎来到龙脉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