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痕号”在“静默区”的黑暗中潜航,如同一尾银色的鱼游弋在无形的深海。舰桥内,沈翊结束了在“意识熔炉”中的锤炼,乳白色的光晕不再仅仅是稳定,更透出一种内敛的、仿佛蕴含着星河流转的深邃感。他静静地“站”在凯尔身旁,不再需要刻意维持平衡或抵抗信息流,而是仿佛与舰船本身、与这片宇宙虚空达成了某种和谐的共振。
凯尔能清晰地感觉到沈翊的变化。之前的沈翊,像是一把刚刚淬火、锋芒毕露的利剑,强大但状态不稳。而现在,这把剑似乎被收入了蕴养已久的剑鞘,锋芒隐去,却更显厚重与危险。他心中既欣慰又警惕——变量,果然名不虚传,其成长速度远超预估。
“根据破译的残存信息,‘起源神殿’的移动轨迹虽然无法精确预测,但并非完全随机。”凯尔指着星图上一条若隐若现、由无数细小光点构成的、如同星带般的区域,“它似乎倾向于沿着宇宙中某些古老的、能量流动相对平缓的‘信息经络’移动。这条‘沉寂星带’,就是可能性最高的路径之一。”
“沉寂星带……”沈翊的电子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力,“那里……很‘空’。但空,有时意味着……更多的‘回响’。”
他的意识在升华后,对信息的感知达到了新的层次。他不再仅仅接收表面数据,更能“听”到信息背后蕴含的时空印记和能量余韵。
“我们需要在星带中寻找神殿经过时留下的‘痕迹’。”凯尔点头,“但这需要极其精密的扫描和……一点运气。同时,我们必须假设‘概念守卫’的存在。任何针对神殿的探测或接近行为,都可能触发它们。”
所谓“概念守卫”,根据残缺信息推测,可能是“观察者”利用其规则权限,将某种抽象概念(如“隔绝”、“湮灭”、“遗忘”)直接具现化形成的防御机制。它们没有固定形态,其攻击方式也完全基于其代表的“概念”本身,极难用常规手段应对。
“我或许……可以尝试。”沈翊缓缓抬起一只机械手臂,乳白色的光晕在指尖流转,“我的意识状态……与这片虚空,与信息本身,更加……契合。或许能‘听’到一些……你们仪器无法捕捉的‘低语’。”
他没有夸大,这是一种基于自身特质产生的直觉。他的意识星云,本就由信息碎片构成,如今更加凝实,对同类存在的感知自然远超常人,甚至可能超越精密仪器。
凯尔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可以尝试。但务必谨慎,一旦感觉有任何不对,立刻停止。我们承受不起提前暴露的代价。”
沈翊闭上光学传感器(一个近乎本能的动作,尽管他早已不需要依靠“视觉”),将全部意识沉入与外界虚空的连接中。他不再主动扫描,而是像一块海绵,放任自己的感知融入舰船周围的宇宙背景辐射、引力波纹、以及那无处不在的、微弱到极致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中。
他“听”到了星辰诞生与毁灭的余响,听到了黑洞吞噬物质时发出的引力波悲鸣,听到了暗物质流淌过舰身时无声的摩擦……这是一种浩瀚而混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