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刮垢之后须清源(下)

“如今的曲阜孔家,并非真正的孔子嫡系正统!真正的嫡脉早在南宋时,便已随朝廷南下,并在崖山殉国,壮烈牺牲!留在北方的所谓‘衍圣公’,不过是当年投靠蒙元、世修降表的旁支庶脉!他们有何资格代表圣人?有何脸面享受这千年尊荣?”

这则流言,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直刺孔府存在的合法性根基!它巧妙地利用了宋元之际的历史纷争和民族情绪,将“北孔”打上了“投降者”、“伪嫡系”的标签。

流言传播极快,内容也在传播中不断“丰富”:有的说真正的孔子玉玦和嫡系谱牒早已随南宋小朝廷沉入南海;有的说蒙元为了笼络汉人,才扶植了这支听话的“北孔”;更有人翻出历代“北孔”迅速向新朝统治者称臣纳贡的“黑历史”,讥讽其为“代代降表修得好,世世富贵享得安”。

这波舆论攻势,其狠辣程度远超之前的“同情论”和“打压论”,它直接动摇了孔府赖以生存的“正统性”光环。曲阜孔府闻讯,如遭雷击,内部一片恐慌。孔胤植再也无法“安心读书”,气急败坏地连连上书自辩,并动用一切力量追查流言源头,试图扑灭这股“邪火”。

朝堂之上,也因此再起波澜。支持孔府的官员激烈抨击这是“无稽之谈”、“恶意中伤”,要求朝廷彻查,严惩造谣者。而一些原本中立或对孔府不满的官员,则开始保持沉默,或暗中推波助澜,乐见其成。

就连朱由校也感到事态有些失控,召来魏忠贤和亲近大臣商议。魏忠贤倒是看得明白,私下对皇帝说:“皇爷,这流言来得蹊跷,怕是有人想借这把火,把孔府彻底烧垮。不过,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孔府这些年,也确实不像话。”

朱由校皱眉:“难道这流言是真的?”

“真假难辨,”魏忠贤阴阴一笑,“但这个时候冒出来,对皇爷您,未必是坏事。” 他暗示,这或许可以进一步削弱孔府超然的地位,加强皇权对意识形态的控制。

远在广宁的沈惊鸿,也很快得知了这则震惊天下的流言。他先是愕然,随即陷入沉思。这手段,绝非陈子廷或朱统鑍的风格,他们讲究实证,不会用这种近乎“刨祖坟”的阴招。那么,散布这流言的,会是谁?是朝中其他想扳倒孔府的势力?还是与孔府有宿怨的南方士族?抑或是……关外那位,意图搅乱大明内部的皇太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