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得那么理所当然,仿佛在陈述一个“1+1=2”的真理。
没有温柔的鼓励,没有热情的肯定,只有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分析,和一句“你不笨”、“进步空间大”。
可就是这样的话,却像一把精准的钥匙,咔嚓一声,打开了苏想心中那把沉重的锁。
那些盘旋的自我怀疑,忽然间就失去了分量。
因为她感觉得到,陈知行说的是真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这样的人,不屑于说谎安慰人。
一股奇异的暖流混合着酸涩,冲撞着她的心口。
她鼻子一酸,慌忙低下头,生怕自己会没出息地掉下眼泪,只能小声地、无比郑重地说:
“我会……我会更努力填补空白的!”
接下来的两天,苏想像是上了发条一样,拼命学习。
终于,到了决赛前三天。陈知行宣布,要进行一次全真模拟答辩。
实验室被特意布置过,桌椅调整成答辩现场的样式。
陈知行、周炽、李泽川三人坐在桌子后面,表情严肃,扮演评审专家。
周炽还故意戴上了一副平光眼镜,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权威”,可惜他那头乱毛和跃跃欲试的表情完全破坏了效果。
李泽川则一副懒洋洋看好戏的样子,但眼神里却带着审视。
陈知行坐在中间,面无表情,气场冷峻,最像那么回事。
苏想独自站在讲台前,看着对面三人,手心瞬间冒汗。
明明只是模拟,压迫感却扑面而来。
“北京大学代表队,请阐述你们算法模型的核心创新点。”
陈知行率先开口,声音冷沉,问题直指核心。
苏想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准备好的说辞,开始陈述。
一开始还算流畅,但说到关键的技术细节时,她不可避免地紧张起来,语速加快,有些地方开始磕巴。
“请解释一下你们是如何保证粗筛模块的误判率稳定在阈值以下的?”
周炽紧接着提问,问题刁钻,涉及了大量数学推导。
苏想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这个公式她明明昨晚还默写过很多遍!
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嗯?”
周炽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模仿着不耐烦的评委。
“我……我们采用了……采用了……”
苏想的脑子像生锈的齿轮,卡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