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司长的语气听不出太多喜悦,反而带着一丝凝重:
“知行,转告苏想,论文发表是好事,但也把她和【星图】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
现在,盯着你们的人,更多了,也更复杂了。
让她……万事小心。”
几乎同时,李泽川安插在几个关键部门附近的“耳朵”,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有几个老家伙坐不住了,在串联,说要联名向上面对【星图】项目的方向风险和过度依赖非传统技术提出质询。”
“另外,之前那个【飞鹤】团队的林博士,回去后和他在日本的一些关系联系频繁,内容不明,但感觉不对劲。”
而在遥远的美国,“星环”实验室负责人沃尔特·肖的办公桌上,也摆上了这篇论文的预印本和关于“星图”计划最新进展的简报。
他盯着苏想的名字和照片,眼神冰冷,对着空气说了一句:
“她成长得太快了。不能再任由她……自由发展下去。”
这些隐藏在荣耀背后的暗涌,如同悄然汇聚的乌云,预示着下一场风暴的来临。
苏想站在仓库的窗边,外面是北京璀璨的万家灯火。
她手中依然握着那份录用通知,脸上的喜悦渐渐沉淀为一种深沉的平静。
她知道,登上顶峰的下一步,往往是更陡峭的悬崖。
但她无所畏惧。
一个越洋电话,半夜直接接到了苏想办公室那部红色的保密专线。当听筒里传来那个熟悉又带着独特电子质感的、略显生硬的中文时,苏想愣住了。
“苏?我是伊桑。”
伊桑·斯通。MIT媒体实验室那个思维纯粹如水晶、曾与她进行过无数次高纬度学术碰撞的“幽灵天才”。
“伊桑?”苏想有些意外,心底却泛起一丝见到老友的暖意,“你怎么知道这个号码?”
“艾利克斯。他总有自己的办法。”伊桑的语气依旧直接,没有任何寒暄,“我读了你的《自然》论文。关于分布式异步稳定性的证明,很优雅。但我在想,如果引入非线性拓扑场论重构你的连接权重函数,或许能解决你论文末尾提到的、关于极端数据流下的泛化能力衰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