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决心

北平的晨光透过四合院的窗棂,落在家里灶台旁那套洗得发白的厨师服上。何大清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套陪伴自己多年的行头。

袖口磨出了毛边,领口还沾着淡淡的油烟味,曾几何时,他穿着它在丰泽园的后厨颠勺,想着靠手艺撑起一家老小,安稳过一辈子。

可这三天里,东北难民的哭诉、报纸上的血泪报道,像烙铁一样反复灼烧着他的心,那个“安稳度日”的念头,早已被对鬼子的怒火碾得粉碎。

“爹,你怎么不穿厨师服呀?今天不去饭店吗?”何雨阳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看到父亲盯着衣服发呆,好奇地问道。

何大清蹲下身,摸了摸儿子的头,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雨阳,爹准备以后不做厨师了。”他顿了顿,指向窗外,“你还记得报纸上那些被鬼子的恶行吗?爹要去做更重要的事,去打鬼子,让大家能好好过日子。”

何雨阳听了后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抓住父亲的衣角:“爹,你放心去吧。”何大清心里一暖,又看向走来的吕清心,眼神里带着歉意与坚定:“清心,这些年委屈你了。可现在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东北的百姓家破人亡,我不能再躲在厨房里了。我想学着那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前辈,虽然不是闹革命,但也要拿起家伙,跟鬼子拼了。”

吕清心看着丈夫眼中从未有过的决绝,没有阻拦,只是走上前帮他理了理衣领:“我懂你。你放心去,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雨阳和雨柱,等你打跑了鬼子回来。”她转身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半旧的短褂,“这是你之前穿过的,结实,方便行动。”

何大清接过短褂穿上,又从床底翻出一把磨得锃亮的菜刀——这把刀跟着他切了十年菜,刀刃锋利依旧,此刻却不再为切菜而备。

他将菜刀别在腰间,又从随身空间里取出一把手枪,仔细藏在身上。最后,他走到灶台前,拿起那套厨师服,轻轻叠好放在柜子最底层,像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以后,这灶台就交给你了。等我回来,再给你和孩子们做红烧肉。”

出门前,他最后看了一眼四合院,老槐树在风中摇曳,孩子们的笑声还在院里回荡。

何大清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大门,脚步坚定地朝着胡同外走去。阳光洒在他身上,短褂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腰间的菜刀偶尔露出一角,闪着冷冽的光。

他没有直接去热河,而是先绕到丰泽园,向掌柜的辞行。掌柜的得知他要去打鬼子,愣了愣,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大清,你是个有骨气的。这钱你拿着,路上用。店里的位置我给你留着,等你打胜仗回来,咱们还一起颠勺。”何大清推辞不过,收下钱,深深鞠了一躬:“多谢掌柜的。等把鬼子赶出中国,我一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