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口一役,虽挫瓦剌锐气,解了大同之围。
但秦易深知,哈撒主力未损,真正的恶战尚未开始。
他并未急于追击后撤的瓦剌大军。
而是率龙禁卫迅速进入大同城,整饬防务,安抚军心。
大同总兵郭琮,是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拖着在守城战中负伤的身躯,亲自出迎。
见到秦易,他老泪纵横,便要下拜。
“大将军!末将无能,致使大同百姓遭殃,将士喋血……幸得大将军及时来援,否则大同必破矣!”
秦易连忙扶住他:“郭老将军坚守孤城,力抗强敌,功在社稷!快快请起。”
他环顾四周,只见城垣残破,血迹斑斑,守军将士虽面带疲惫,但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秦易当即下令,龙禁卫军医全力救治伤员,并分出一部分携带的伤药补给给大同守军。
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
斥候回报,哈撒并未远遁。
而是后撤百里,与鞑靼、兀良哈等部联军汇合。
总兵力竟超过十五万,驻扎在一处名为“野狐岭”的险要之地。
摆出了一副长期对峙、伺机再战的架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瓦剌人似乎改变了策略,
他们分出数万骑兵,如同蝗虫般扫荡大同周边的小型堡寨和村镇。
劫掠粮草,屠杀来不及撤入城内的百姓,企图切断大同的外围支援,困死这座边关重镇。
“哈撒这是在逼我出城野战。”
秦易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瓦剌游骑扬起的烟尘,冷然道。
龙禁卫虽精锐,但兵力仅一万五千。
若在平原上与十五万骑兵决战,那是找死。
“大将军,我军新至,利在速战。但贼势浩大,坚守不出,恐士气受损,且周边百姓……”
赵虎面露不忍。
城外不时传来的哭喊和烟柱,刺痛着每一位将士的心。
秦易沉默片刻,道:“不能中了哈撒的激将法。”
“传令,派出小股精锐骑兵,以都为单位,轮流出城游击,袭扰瓦剌掠粮小队,尽可能解救百姓。记住,一击即走,不可恋战!周仓,你亲自带队!”
“末将领命!”周仓轰然应诺。
接下来的数日,大同城内外上演了无数场小规模的血腥接触战。
龙禁卫的游击小队凭借精良的装备、严格的纪律和高效的战术,屡有斩获,救回了部分百姓。
但瓦剌骑兵毕竟人多势众,且骑术精湛,龙禁卫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