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星尘织网,久远的回响

乳白色的微光如同呼吸般,在巨大的星尘蛛网上明灭闪烁,虽然微弱,却稳定而持续。控制台上那根能源指针,艰难地停留在了一格多的位置,代表着涓涓细流般的能量正不断汇入废墟几乎干涸的“血管”。

这点能量对于曾经的星灵造物而言,微不足道,甚至不足以点亮一盏廊灯,但对于绝境中的凌霄三人,却是活下去的基石。

“生命维持系统功率提升5%,空气循环加快,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

“7号外部传感器部分修复,观测范围扩大至半径三百公里!”

星晷紧张地盯着几个刚刚恢复工作的屏幕,汇报着好消息,声音中带着久违的活力。

暗羽则小心翼翼地监控着能量流向,如同吝啬的守财奴,将每一份能量都用在刀刃上,确保星尘蛛网和核心系统的稳定运行。

凌霄盘膝坐在控制台前,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专注。他的神识大部分依旧与星火之源连接,不断微调着外部星尘矩阵的结构和频率,试图提升能量收集效率。这是一个水磨工夫,需要极致的耐心和精准的控制。

《时空剑典》的推演能力也被他运用到了极致,辅助优化着矩阵模型。他发现,星灵文明的这项“星光引力双旋”技术,其背后蕴含的法则极其深奥,涉及光、引力、振动、能量转换的多重奥秘,每一次优化都让他对星辰法则和能量本质的理解加深一分。

混沌初成的剑魂气旋,在这种高强度的推演和感悟中,似乎也变得更加凝练和活跃,缓缓吸收着那微弱的星辰能量,自行修复着之前的损耗。

时间在枯燥而紧张的能量积累中缓缓流逝。废墟外部是永恒的黑暗和冰冷,内部则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三人压抑的呼吸声。

依靠着星尘蛛网收集的能量,他们又陆续修复了几个内部照明单元和一个小型水循环净化器,生活质量得到了些许改善,但食物储备依旧在缓慢却坚定地减少。

期间,他们也监测到几次远处传来的微弱能量波动,似乎是其他虚空生物的活动,或者是这片死寂星域本身的地质活动(如冰岩碰撞、引力潮汐),但都有惊无险,并未靠近他们这片区域。那只恐怖的古老巨兽也再未出现,仿佛彻底陷入了沉睡。

这给了他们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随着能量缓慢积累(大约十天后,能源指针艰难地爬升到了三格),凌霄开始尝试进行更大胆的修复。

他引导着能量,优先修复了与星尘控制相关的几个外部接口单元和一套简易的内部物质传输系统(类似于小型传送带)。然后,他指挥着外部活动的星尘,开始执行更复杂的任务:采集附近小行星上相对容易处理的金属矿物和冰晶。

星尘们如同微小的工蚁,将采集到的材料通过传输系统送入废墟内部一个早已废弃的小型自动化工坊。

这座工坊是星晷在探索相邻区域时发现的,虽然大部分设备都已损坏,但核心的熔炼和基础塑造单元在注入能量后,竟然勉强恢复了部分功能!

希望的大门,似乎又敞开了一些!

凌霄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工坊设备的理解和修复上,星火之源中关于星灵材料学和制造工艺的知识成了无价之宝。暗羽则负责警戒和能量调度,星晷则利用她的阵法知识,尝试优化工坊的能量利用效率。

又过了五天,在消耗了采集来的大部分材料后,他们竟然成功熔炼并制造出了第一批替代零件——主要是用于修复其他更重要的系统,比如一套相对完整的内部环境监测系统,以及…一套短距通讯器的接收单元!

当通讯器接收单元被修复,调试成功的刹那,一阵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并非自然产生的信号噪音,突然从扬声器中传了出来!

三人瞬间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