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田老师,刚才您问得突然,我还没想清楚。
现在有了思路,请您指导。”
说完,孙祺站起身,神情认真,用手比划着摄像机,向大家演示起来。
“这个镜头我要用定焦镜头,平视角度。
先拍半身中近景,然后推进,从中景转到近景,接着换成移动镜头,从平视角度升高,最后用高机位俯拍,给主角45%的面部特写,突出演员干净的笑容。”
田状一听,立刻挺直身子,拿起孙祺的分镜图又仔细看了几遍,目光停住,手指不自觉地抓了抓头发,在脑海中模拟孙祺描述的画面。
俞非鸿也收起了轻松的表情,凑近看分镜图,跟着孙祺的讲解在脑海里构建画面。
不久后,田状突然一拍桌子,兴奋地说:
“好小子,真有两下子!”
田状一向是就事论事,孙祺答得不对时他会严厉批评,但遇到出色的回答,他也不吝夸奖。
屋里的其他人看到田状的反应,都感到意外。
田状平时爱说爱笑,但一谈到电影,就会格外认真。
漼欣琴关心自己的学生,忍不住问道:
“老田,孙祺这个想法你满意吗?”
“不错。
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有点天赋,是块做导演的料。
虽然场景不大,但他年纪轻轻,设计的手法却很成熟,简洁有效,表达得很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漼欣琴听到学生被这样称赞,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哎哟,难得听你老田夸人,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就连一旁的俞非鸿也特意看了孙祺一眼。
没想到这位小师弟学的是表演,不仅会写剧本,对导演拍摄也这么熟悉,只是还不清楚他的演技如何,得找个机会多看看。
孙祺表面平静,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不断提醒自己:要专注,现在是2006年,别把未来的观念带进来。
本以为已经顺利通过,谁知田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他拿起另一张分镜图,指着问:“这场戏,你打算怎么安排灯光?”
孙祺一听,心里顿时一沉。
田主任的要求也太细致了吧,连灯光都要管?这不是灯光师的事吗?如果达不到效果,大不了让灯光师多试几次。
不是孙祺不想学灯光,只是之前根本没有机会接触。
《神雕侠侣》的灯光效果他根本不想提,要不是刘亦非天生丽质,换个人来拍可能就全毁了。
《送你一朵小红花》时他一心钻研演技,根本没顾上灯光的事。
而《士兵突击》需要什么精细的灯光?一群硬汉角色,连孙祺的脸白都要涂黑,灯光也只是满足基本拍摄需求而已。
看到孙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田状得意地笑了:“说到底,这个剧本是青春偶像剧。
最关键的是三点:剧本、拍摄、灯光。
前两项你没问题,但灯光是决定演员美感的关键。
散射光、直射光、软光、硬光,还有光位——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这些你都明白吗?”
说完,田状仿佛抓住了孙祺的弱点,像赢了游戏的孩子一样笑着说:“小子,你还得学很多。”
王进松看不惯田状这副样子,开口反驳道:“老田,孙祺才多大?你拿自己跟他比,不觉得丢人吗?”漼欣琴也意味深长地看了田状一眼,让他顿时有些尴尬。
“这样吧,”田状提议,“这部戏我来当监制,导演人选另选。
孙祺你现在还差**候,不过我可以做主让你当编剧兼副导演。
到时候在片场看看你的表现。”
孙祺听了觉得这个结果不错。
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
挂不挂导演名无所谓,能当编剧兼副导演,也算是个实际管事的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讨论完导演后,接下来是定演员。
王进松指着孙祺的一张分镜头图调侃道:“你小子野心不小,女主角的戏全被你安排明白了。”说着念出分镜上的描述:“她仰头微笑,眼睛弯成两个月牙,嘴角漾起浅浅梨涡,让人从心底觉得:真美好。”
孙祺心中最属意的女主角当然是“神仙姐姐”。
无论气质、外貌还是目前的人气,整个北影表演系无人能及。
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为02级表演系毕业班准备的项目,刘一非自然是最佳人选。
现在要考虑的是刘一非是否愿意接拍,或者说,她背后的经纪团队是否同意。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校内话剧,《那些年》计划上映院线,属于商业制作,一切都要按商业规则来谈。
具体的片酬、剧组待遇和档期安排,都需要与刘一非的经纪团队协商。
在这方面,孙祺目前还无法直接参与,只能交由王进松老师处理。
作为刘一非的班主任兼表演系主任,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孙祺现在的任务是尽快完善分镜头剧本,完成所有画面的绘制。
得益于脑海中对前作的画面记忆,绘制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