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此时毛笔已有,常用于绢、帛或羊皮等柔软材质上书写。

蒙恬曾加以改良,使毛笔书写更为流畅——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人称“苍毫”。

赢无限手中所持的,正是一支“苍毫”。

“韩良拜见陛下!”

“王承拜见陛下!”

赢无限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望向张良,问道:“韩大夫,巡游全城、万民瞩目的滋味如何?”

张良一时无言。

这位皇帝,可真会戳人痛处!

张良故作拘谨之态,答道:“心中紧张,汗都冒出来了。”

“呵。”

赢无限轻笑一声,说道:“你既是读书人,便来看看此物如何。”

“遵命。”

韩良方才已注意到赢无限用毛笔在浅黄色的“布帛”

上流畅书写的场景,心中早已升起好奇。

他走近细看。

“此乃麻纸,可用以书写,记录文字。”

赢无限介绍道。

“麻纸?”

张良面露惊讶。

他所见的麻纸上,写满了整齐规整的小篆,字迹清晰,如同书写在上等布帛上一般。

但这显然并非布帛。

布帛书写时,墨迹易渗透扩散。

而此麻纸质地质密坚韧。

虽有少许墨迹外溢,却并不明显。

“试试看。”

赢无限将毛笔递给张良,说道:“就写‘江东韩良,秦之忠良’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良一时语塞。

这位皇帝,还真是半点不留情面。

张良接过毛笔。

他以一手标准的秦小篆,在麻纸上写下“江东韩良,秦之忠良”

八字。

笔尖与纸面接触时那柔和的触感,让张良渐渐睁大了眼睛。

八字隶书,一挥而就。

流畅!

实在流畅!

张良呼吸不由急促起来。

身为士人,他深切体会过这个时代记录文字的不便。

竹简刻字,虽易于保存。

但一卷竹简,又能刻下多少字?

一部《秦律》的竹简,需用车装载!

即便是阅读,也颇为麻烦。

竹简沉重。

读书人若无足够的腕力与体力,实在难以持续阅读。

而这麻纸呢?

轻便如帛,所能书写之字,已与一卷竹简相当。

神物!

这绝对是读书人的神物!

“陛下,此物莫非也与青阳炉一般?”

张良激动地问道。

赢无限答道:“麻纸乃织造坊以剩余蔽布、麻头所造,其造价较竹简更为低廉。”

“什么?”

张良震惊不已。

张良心中震撼不已。

如此神奇的物品,价格竟比竹简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