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赵云破寿春,兵临淮河

三日后,寿春城外尘烟滚滚。赵云勒马于高坡之上,目光扫过城池四门。五万大军已按令布阵,东、北两面设营围困,西、南要道皆以拒马封锁。神机营五百精兵列于阵前,枪口齐平,静候号令。

我坐镇江陵帅帐,手中无人机传回的影像清晰如绘。寿春城垣高厚,粮草充盈,若强攻必耗时日。然赵云深知此战之要,不在夺城,而在速破,逼魏军东线动摇。他未等主力齐集,便亲率前锋疾行,三日不息,直抵城下。

影像中,城门忽开,一队魏军列阵而出。为首者披重甲,执长戟,正是扬州刺史王凌。此人据城而守,本可拖延时日,却见蜀军来势汹汹,竟欲以野战挫其锋锐。我指尖轻点屏面,标记其布阵位置——三万步卒分作三阵,中军居前,两翼稍后,意图以人数压迫我军侧翼。

赵云不动声色,挥手令神机营前推三百步。五百支步枪依次架起,三排轮射阵列成。魏军见此阵势,阵中已有骚动。王凌策马前出,高声喝问:“蜀将何人敢犯我境!”

赵云端坐白马,声如洪钟:“常山赵子龙,特来取尔首级!”

话音未落,令旗一挥。第一排枪声齐发,铅弹如雨,魏军前排盾牌瞬间崩裂,十余人倒地不起。第二排紧随其上,第三排再补一轮。三轮齐射不过十息,魏军前阵已乱作一团,盾兵溃退,长矛手自相践踏。

王凌面色大变,急令后撤。然未及收兵,赵云已率白马义从冲出。三千铁骑如洪流奔涌,直插敌中军。魏军尚未稳住阵脚,骑兵已至阵心。赵云一枪挑飞王凌麾旗,枪锋横扫,连毙三将。魏军大溃,四散奔逃。

影像中,王凌单骑奔回城门。城上守军慌忙拉动绞盘,欲闭城门。然赵云亲率百骑疾追,距门不过百步。神机营趁势登高,居高临下连发数枪,城头守军纷纷伏倒。赵云一马当先,跃上吊桥,枪挑守卒,直入城门。

城内尚有守军八千,分驻四门与府衙。赵云入城后,立令传令兵持令旗巡街,高呼:“只杀抵抗者,降者不杀!”又命神机营登城鸣枪三响,声震全城。守军见主将败逃,城门已破,再无战心,纷纷弃械归降。半个时辰内,寿春全城肃清。

我凝视屏面,见赵云立于州府门前,甲胄染尘,神色冷峻。他未作停留,当即下令征调民船,拆屋取木,于淮河上游搭建浮桥。天色将暮,两万精锐已列于河岸,火把连成一线。

“他要渡河。”李铮站在我身后,声音低沉,“此刻渡淮,实为险招。”

我未答,只盯着影像中赵云亲率先锋涉水过河的身影。淮水湍急,夜色深沉,他身先士卒,踏水而行,神机营紧随其后,在北岸高地迅速布防。后续部队以舟筏分批运送,浮桥渐成。魏军在北岸原设有哨堡两座,然闻寿春失守,早已弃堡而逃,未作抵抗。

天明时分,赵云立于淮北高地,遥望徐州方向。晨雾未散,他挥手令斥候四出,探查沿途城邑虚实。又命工兵就地伐木,修筑简易营寨,广布烽燧,以防魏军反扑。影像中,他解下水囊饮水,喉结微动,随即又望向南方,似在等待中路号令。

我放下无人机操控器,抬手召李铮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