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许昌惊变,夏侯楙献城

朱砂圈定长安的那一刻,我已下令中军拔营。三日后,前锋斥候来报,许昌城外三十里无魏军巡哨,沿途村落皆闭门不出,唯有炊烟寥寥升起于荒野之间。

我立于车辕之上,望见远处城垣隐现于晨雾之中。五辆装甲车列于前军,履带碾过冻土,发出沉闷的响动。炮塔缓缓转动,火箭炮架在高坡,炮口对准许昌南门楼,未发一弹。

“传令,无人机升空。”

李铮挥手,一架铁翼机自辎重车上腾起,盘旋而上,掠过城墙,将城内布防尽数摄下。片刻后,传单自空中飘落,如雪纷飞。守军在城头伸手接住,展开一看,上书八字:“降则安民,战则灰烬。”

城中已有骚动。

当夜,一名商贾模样的人自西门缒下,被我军巡哨截获,押至中军帐。他自称姓张,是许昌本地米行掌柜,有要事求见主帅。

我召他入帐。

“将军,”他声音发颤,“城中已有将领暗议归附,只待一声令下。尹副将已联络多人,愿为内应。”

“尹大目?”

他一惊,忙点头:“正是。他说……他说寿春一日便破,陈仓三炮塌楼,许昌若守,不过徒增死伤。城中粮仓尚足,百姓不愿战。”

我未言语,只命人取来地图,铺于案上。指尖沿颍水划至许昌南门,又向北直指洛阳。

“你回去告诉尹大目,明日午时,我要看到南门吊桥放下。若他真心归顺,便将夏侯楙身边的亲兵调离城门,换上自己人。”

商人领命而去。

次日辰时,我亲率亲卫推进至南门外三里处。装甲车引擎轰鸣,震动四野。火箭炮手已就位,炮弹入膛,只待一声令下。

城头守军骚动不已,有人指天惊呼。我抬头,见无人机再度低飞,掠过女墙,投下数十份新传单。有士兵拾起念出:“诸葛孔明亲笔令:夏侯楙若降,保其爵位;许昌百姓,免赋三年。”

话音未落,城内忽起喧哗。

南门方向传来兵刃交击之声,夹杂着怒喝与惨叫。不多时,吊桥绞盘发出刺耳声响,缓缓下落。一队甲士持刀守住城门两侧,为首之人披甲佩剑,立于门前高台,朗声道:“我等不愿再战!愿开城迎王师!”

是尹大目。

城内另一侧鼓声大作,夏侯楙的亲兵校尉率百人冲来,欲夺城门。两军在瓮城内短兵相接,刀光闪动,血溅石阶。尹大目亲自迎战,数合之间,斩其于地。余众跪地弃械。

我挥手,令前锋缓步入城。

城门大开,百姓立于街侧,神色惶然。有老者捧水相迎,孩童手执枯草作花。一户人家门前焚香,烟缕袅袅升起。我策马缓行,不发一令,只命军士列队肃立,不得扰民。

入城后,直赴魏军帅府。

夏侯楙已在厅中等候。他年近四旬,面皮白净,身形微胖,见我入内,颤巍巍起身,欲拜又止。

“诸葛……丞相。”

“不必多礼。”我坐于主位,“你可愿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