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并州推广马蹄铁,战马奔腾无损耗

斥候带回的消息在帐中传开,赵云掀帘而入,靴底带进一层薄雪。他抱拳道:“游骑已退至三十里外,未再靠近。”

我正翻看火器营昨夜记录的炮台值守簿,闻言抬眼:“可有异动?”

“无战意,只徘徊观望。”他顿了顿,“但其马匹疲态尽显,似长途奔袭而来。”

我合上册子,起身走向帐外。校场之上,晨雾未散,几队骑兵正在操练转向冲锋。马蹄踏地,声音沉闷,有几匹跑不出三圈便被牵下场,蹄底沾着碎石与干泥。

“前日试炮震慑一时,终究不能日日轰响。”我说,“要让敌人不敢南窥,光靠火器不够,还得让我们的骑兵走得更远、跑得更快。”

赵云侧目:“先生已有对策?”

我回身招手,命亲兵取来一卷图纸。摊开于案上,乃是系统所授《马具改良图录》中的一页,绘有马蹄铁样式,分前后宽窄,附尺寸标注。

“马行千里,伤在四蹄。”我指着图说,“石路磨裂,泥沼陷足,一场急行军下来,倒下的不是人,是马。若能以铁护蹄,既免磨损,又增抓地之力,何愁行军不速?”

赵云俯身细看,眉头微皱:“此物……真能贴合马蹄?若钉得过紧,反伤筋骨,岂非得不偿失?”

“所以不能凭老法子乱敲硬钉。”我唤人带工匠入帐。

五名铁匠列队而立,为首者年近五十,掌心厚茧,指节粗硬,是工坊派来的熟手。我将图纸递出:“依此形制,分三类打造——前蹄用宽弧型,后蹄用窄扣式,山地行走另制加厚款。每副铁片须经模板比对,差一分便重打。”

老匠接过图纸,迟疑道:“历来马蹄皆靠天养,从未听说裹铁前行。若是雨天湿滑,铁片打滑,反倒误事……”

“那就先试。”我不等他说完,“牵两匹同源战马出来,一装蹄铁,一不装。五日内负重百斤,往返雁门旧道,每日记行程、观步态、察蹄损。”

当日午时,校场划定起终点,两骑并列待发。一匹四蹄清利,原样上路;另一匹则由工匠小心清理蹄角,涂抹松脂防潮,再以特制铁片包覆,钉入时不深不浅,留一线缝隙透气。

第一日归来,未装蹄铁之马已跛行,蹄底刮破两处;装铁者虽略有不适,但尚能稳步归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