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贾琮那素日里还算清静的小院,早早便挤满了人。林黛玉、薛宝钗、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连王熙凤都抽空过来了。姐妹们都知道今日是决定贾琮前程的关键时刻,心中牵挂,便不约而同地聚到他这里,都想第一时间得知消息。
贾琮本欲亲自去看榜,但见院中来了这许多关切之人,自己这个正主反倒不好离开了。于是便派了岁安和岁平两个小厮前去贡院外守候,叮嘱他们一有消息,无论好坏,立刻飞马回报。
贡院放榜处,早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焦急的考生、凑热闹的百姓、各府派来的家仆小厮,将张贴榜单的照壁围得水泄不通。岁安机灵,但对挤人堆不在行;岁平则因家传武艺,身形魁梧,力气颇大。岁安便对岁平道:“平哥,靠你了,带我挤到前面去!”
岁平点点头,说了声“跟紧我”,便如同劈波斩浪的巨舟,双臂微一用力,分开人群,硬生生带着岁安挤到了一个离榜单不算太远,视线颇佳的位置。两人翘首以盼,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在一阵骚动和官差的鸣锣开道声中,几名胥吏捧着巨大的黄纸榜单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张贴在照壁上。
“放榜了!放榜了!”人群瞬间沸腾,拼命向前涌去。
岁安深吸一口气,对自己三爷有着盲目的信心,觉得从前往后看,于是将目光直接投向榜首的位置。当他看清那第一行赫然写着“宛平县生员 贾琮”时,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凑近了仔细再看——没错!就是“贾琮”!
巨大的狂喜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他猛地抓住身旁岁平的胳膊,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语无伦次地大喊:“平哥!平哥!中了!中了!咱家三爷……榜首!是解元!三爷中解元了!!”
岁平虽不识字,但“榜首”二字和岁安那狂喜的神情他却是懂的,顿时也咧开大嘴,兴奋得满脸通红,一把拉起还在激动得浑身发抖的岁安,高喊着“借过!借过!我家少爷中解元了!”,在周围人群或羡慕、或惊叹、或好奇的目光中,奋力挤出重围,跳上停在远处的马车,扬鞭催马,朝着荣国府方向疾驰而去。
小院里,众人正心神不宁地等待着,或品茶,或闲谈,目光却都不时瞟向院门。贾琮看似平静地坐在那里与探春下棋,但落子的速度却比平日慢了许多。
突然,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还夹杂着难以抑制的、带着哭腔的狂喜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