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佥事,不是本将不信你。”李志安面露难色,“只是……松树堡亦是要地,万一……”
“没有万一!”贾琮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李参将,鞑子目标明确,就是宣府本镇!他们费尽心力调虎离山,岂会因小失大再来攻你这偏师所在?宣府若破,松树堡孤悬在外,覆巢之下无完卵!届时你我皆是罪人!如今救援宣府,不仅是救牛总兵,救满城军民,更是救你我自身,救这宣府防线!”
他深吸一口气,放缓语气,但目光更加锐利:“李参将,我不求你倾巢而出,只需借我一部兵马,增强我回援力量即可!若宣府无恙,你派兵救援之功,牛总兵和朝廷必有重赏!若宣府有失……你按兵不动,见死不救之责,可能承担?”
这番话,既有大局分析,又有利害权衡,更带着一丝不容回避的质问。李志安额头沁出冷汗,内心天人交战。最终,对大局的考量、对失责的恐惧以及对潜在功劳的期盼,压过了固守的保守。
他一咬牙,重重一拍桌子:“好!本将信你!但我只能拨给你一千骑兵!这是我能机动调派的极限,松树堡不容有失!”
一千骑兵!虽然比预想的要少,但在这关键时刻,无疑是雪中送炭!骑兵速度快,机动性强,正是救援急先锋的最佳选择。
“多谢李参将!”贾琮抱拳,郑重道谢,随即又道,“还有一事,请李参将立刻派出几名精干信使,不惜代价,设法靠近宣府探查真实情况,然后火速回报!如此,你也好根据确切消息,决定下一步行动!”
几个信使而已,李志安自然无不应允:“可!本将这就安排!”
拿到调兵令牌和李志安的承诺,贾琮立刻返回校场。同时,他唤来自己军中的书吏,口述军情,让他们迅速抄写多份,盖上自己的指挥佥事印信。
“派人!将这些书信,快马送往周边所有大型关隘、军堡、城池!告知他们宣府被围、信使被截之事,请他们务必各自派出斥候核实情况,并相机援手!至少,要把消息扩散出去!”贾琮沉声下令。他这是在织就一张更大的信息网,希望能有其他地方守军反应过来,哪怕只是起到牵制作用也好。
一切安排妥当,贾琮不再有片刻耽搁。他麾下两千步卒,加上李志安拨付的一千骑兵,共三千人马,冲出松树堡,朝着东方宣府的方向,开始了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