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缟纻之交 gǎo zhu zhi jiao)

成语大搞笑 冬初 1600 字 8天前

李纻正在缝制新衣,头也不抬:“有话快说,别耽误我干活。”

“你看,咱们斗了十年,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次合作却让两家都赚了钱。我在想...”张缟斟酌着用词,“咱们能不能长期合作?你出成衣手艺,我出布料,共创一个品牌?”

李纻手中的针线停了下来,他抬头盯着张缟看了半晌,忽然笑道:“老张啊老张,你这铁公鸡终于肯拔毛了?”

张缟老脸一红:“你这话说的...我这是商业眼光!”

“得了吧,你就是看我衣服做得好!”李纻得意地扬起下巴,“不过嘛...这主意确实不坏。”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合作模式聊到利润分成,从品牌名称聊到市场推广。酒过三巡,都有些醉了。

张缟拍着李纻的肩膀:“老李啊,说实话,我以前觉得你就是个粗人。”

李纻搂着张缟的脖子:“老张,不瞒你说,我一直以为你是个守财奴。”

“那我现在呢?”

“还是个守财奴,不过是个聪明的守财奴!”

“那你也是个粗人,不过是个仗义的粗人!”

两人相视大笑,又干了一杯。

笑够了,张缟忽然正色道:“说真的,咱们合作,得起个响亮的名号。你有什么想法?”

李纻醉眼朦胧地看着手中的酒杯,忽然灵光一闪:“咱们的友情,始于我为你那生绢遮雨,你借我油布挡漏。你是缟,我是纻,不如就叫...缟纻之交?”

张缟细细品味:“缟纻之交...好!既含你我之名,又喻布料之合,更象征我们的交情!”

“那就这么定了!”李纻高兴地一拍桌子,震得酒杯都跳了起来。

从此,豫州城里少了两家互相拆台的店铺,多了一个名为“缟纻之交”的联合商号。张缟负责原料采购和财务管理,李纻负责服装设计和制作,两人取长补短,生意越做越红火。

他们的友谊也成为城里的一桩美谈。有人常见这两位老人傍晚时分坐在店前对饮,一个依然白衣如雪,一个照旧麻衣朴素,争争吵吵却又形影不离。

某日,一个年轻人好奇地问:“张老板,李老板,你们斗了十年,怎么突然就成了至交好友呢?”

张缟捋须微笑:“有些人啊,就像好布和好衣,看似不同,实则相配。”

李纻哈哈大笑:“说白了,就是我受不了他抠门,他受不了我败家,但我们都受不了对方受委屈!”

年轻人似懂非懂,但看着两位老人默契的笑容,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后来,“缟纻之交”这个名号越传越远,逐渐成了形容真挚友谊的成语。而这段始于竞争、成于互助的爆笑传奇,也随着成语的流传,一直讲述到今天。

所以啊,真正的友谊往往就是这么莫名其妙——也许昨天还看不顺眼的人,今天就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知己。正如张缟和李纻常说的:

“知己难寻,既寻之,则吵之闹之而终护之——此乃缟纻之交的真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