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算法下的“优选”路线

导航引导他绕开了公园正门那片每晚都聚集大量广场舞人群、异常拥堵的区域,而是从一条毗邻市档案馆的、相对冷清的小路迂回过去。档案馆大楼在夜色中显得肃穆而安静,只有门口保安亭亮着灯。

【路径规避成功。成功绕开‘中强度无序精神波动聚合区’(非威胁性)。】系统的提示再次出现。

“广场舞大妈的精神波动?”林风在心里嗤笑一声,觉得系统有些小题大做。规避拥堵是导航算法的基本功能。

第三单:某川菜馆 -> 一个新建的高档住宅区“云顶府邸”。

这一次,导航的路线显得格外曲折。它没有选择直接穿过一片与“云顶府邸”仅一街之隔、名为“老棉纺厂生活区”的待拆迁区域,尽管那条路在地图上显示是直线距离最短的。反而指引他多绕行了一点五公里,从一条新修的柏油路过去。“老棉纺厂生活区”在夜色中如同一片巨大的、沉默的阴影,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大部分窗户都是黑洞洞的,墙体上喷满了红色的“拆”字。

【路径规划:主动规避。目标区域检测到稳定的‘织网者’低活性能量场(惰性)。区域内部空间结构存在轻微扰流,可能影响低精度定位系统。】SYS-07的提示变得具体了一些。

“织网者”?林风的心微微一沉。这个词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他放慢车速,瞥了一眼那片死气沉沉的待拆迁区。夜色中,那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比周围更暗、更静一些。是巧合吗?平台的导航系统,怎么会和“织网者”的能量场产生关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单、第五单……

随着完成的订单越来越多,林风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导航规划的路线。他不再是单纯地服从,而是开始在心中默默绘制一幅地图,将系统提示的“异常区域”与导航规避的路线进行比对。

他发现,导航并非完全规避所有“异常”。对于一些系统标注为“极低威胁”或“无害背景噪音”的区域,比如之前那个散发“回声”的程序员所在的临江新城,导航会正常规划路线。但对于一些被系统明确标记为与“织网者”相关、或存在“空间扰流”、“高强度能量残留”的区域,导航的规避意图就变得非常明显。有时是绕行,有时是选择另一条看似更远、但路况更“干净”的道路。

这些被规避的区域,散布在城市各处,大小不一。有的是待拆迁的老旧小区,有的是废弃的工厂厂房,有的是某个历史悠久的、香火却不算鼎盛的小庙宇周边,甚至还有一段据说常年出事的地下隧道入口。

它们看似毫无关联,如同城市肌体上的几块微不足道的疤痕。但在SYS-07的“视野”中,它们却是能量图景上的一个个“污点”或“空洞”。而平台的导航算法,仿佛一个拥有洁癖的隐形园丁,正在小心翼翼地修剪着路径,避免让像他这样的“快递员”踏入这些不洁之地。

一种荒谬而惊悚的猜想,逐渐在他心中成形。

在一次等待红灯的间隙,他趁着短暂的空闲,在脑海中主动向系统提问:“SYS,分析平台导航路径数据,与已记录的‘异常能量分布’进行对比。告诉我重合度。”

【指令确认。正在调取过去4小时27分钟内,宿主经由平台导航所经过的全部路径节点与能量环境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

系统的沉默只持续了不到三秒。

【分析完成。】

【路径与已识别‘织网者’相关低活性/惰性区域边界,重合度: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