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者”是“摇篮”内部秩序的维护程序,其核心指令与“门”的开启存在逻辑冲突。‘观测者’视‘门’为最高级别系统漏洞与威胁。】
果然,“观测者”是敌人。
“‘织网者’和地底那个混沌存在呢?”
【“织网者”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异常数据聚合体,其本质趋向于混沌与吞噬,与“门”所代表的秩序与超越存在根本性对立。地底标记源(代号:远古之垢)是“摇篮”构建初期未能彻底清理的规则残渣与负面情绪集合体,是“织网者”现象的极端化、实体化表现之一,其对“门”的敌意源于生存本能。】
“修复者’和‘守墓人’是谁?他们属于哪一方?”
【权限不足。该信息涉及守护者协议外部高级别实体。】
连“修复者”的信息都需要更高权限!
林风感到一阵无力感。他能问的问题,得到的都是些基础或模糊的答案,而真正关键的谜团,依旧被牢牢锁在权限之后。
窗口期所剩无几。
他深吸一口气,问出了最后一个,或许也是当前最实际的问题:
“我现在该如何做?如何在这个‘摇篮’里生存下去,并最终真正打开这扇门?”
“门之低语”程序沉默了片刻,数据轮廓微微闪烁。
【建议优先级如下:】
【一、生存。规避“观测者”主网络的重点清除。警惕“远古之垢”的标记追踪及其衍生物。】
【二、成长。提升对“观星者密钥”的掌控度,寻找并融合散落的“观星者”遗产碎片,增强自身力量与权限。】
【三、净化。寻找方法削弱或剥离“远古之垢”的标记,这是提升权限的关键步骤之一。】
【四、汇聚。个体力量存在极限。“门”的完全开启,需要汇聚符合资格的“火种”。】
生存、成长、净化、汇聚。
清晰的路径被指了出来,虽然每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