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心情大好,顺势又问了沮授一个问题。
大陈的都城应该选在何处?
这是最近一直在讨论,一直没有结果的问题,袁绍很心烦,想早点解决问题,着手准备迁都。鄄城太小,宫室太简陋,根本配不上天子的身份。说得不好听些,袁氏在洛阳的府第都比鄄城的宫室大几倍。
最大的问题是鄄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沮授想了想,诚恳的说道:“陛下,都城的事,臣也考虑了很久,难有定论。从眼前看,似乎长安最好。从长远看,或以两京并立为宜。”
袁绍兴趣大增,向前挪了挪。“公与,详言之。为何从眼前看长安最好,又何为两京并立?”
沮授再拜。“臣以为,取益州仍然是重中之重。益州易守难攻,当数路并发, 士马十万,需粮秣、辎重无数,若陛下能亲自坐镇,必能振奋士气,取集人心,一举而克。”
袁绍笑了。“怎么,你担心秦王和正南力有不足?”
“秦王年少,正南性刚,又与关西士大夫素无交情,岂能与陛下振臂一呼,天下归心相比。”
袁绍抚须而笑。“公与,你是担心荀休若不听调遣吧?”
“荀休若与并州英俊也是担心之一。并州人敬重王子师,痛恨凉州人,如何能与凉州人同心同德,并肩作战?万一起了冲突,不战自乱,不仅战事不利,也让陛下为难。”
袁绍皱起了眉头,沉吟不语。
沮授的提醒非常及时。他之前只考虑了荀衍与审配不和的可能,还没想到并州人与凉州人的矛盾更为深远。早在董卓乱政的时候,并州人和凉州人就互相看不顺眼,后来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双方之间的矛盾就更激烈了。
如今天下归心,并州人、凉州人都俯首称臣,但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消除。
到了战场上,袁尚、审配能控制得住吗?
万一凉州人与并州人的矛盾激化,自乱阵脚,不仅是战事失利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大陈王朝的气运。开国伊始,就发生大规模的内乱,战场上又遭受重挫,会让人怀疑大陈代汉是否是天命所归。
看来之前的考虑欠周全,低估了可能的困难。力主让荀衍参战的郭图是怎么想的,他就没想到这些隐藏的危险吗?想起郭图最近几个月的所作所为,袁绍心里很不舒服。只是在沮授面前,他不想表露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