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要知道原本这个时间应该是四个月,战前,枢密院准备物资的目标就是奔着半年去的,可这才刚过两个月,物资就快见底了?!
威廉紧皱着眉头,很快他就想清楚了缘由——科涅茨波尔斯基的劫掠。
这位老将军近一个月的游击作战中可谓是把勃兰登堡一方的战争后勤给搅成了一团乱泥,劫粮草,抢火药,烧马车,杀护卫。二十多天下来,勃兰登堡的战争资源如火药,枪械,盔甲等迅速消耗,结果就是,如今勃兰登堡已经很难再把战争长时间拖下去了。
因此,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终于将波兰西部领土控制下来后,威廉必须要做一个决断——继续进攻下去还是守住战果与波兰硬拖。
守住战果自然是老成谋国的决断,乌克兰的起义如今声势浩大,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波兰方面对勃兰登堡的战争热情肯定会因为国内的叛乱而下降,这时只要守住已经吃到嘴里的肉,那不论如何,勃兰登堡一方在最终谈判时都不会亏。
但消极进攻也意味着赫梅利尼茨基一方需要独自承担所有压力,如果乌克兰人的起义军顶不住了,下一个就会是勃兰登堡,届时,形势就会变为波兰人将来犯之敌各个击破。
而另一个选择,进攻华沙,虽然看上去冒险,但其实是有很大的可行性的,波兹南陷落后,波兰西部到华沙城一线已经无险可守,勃兰登堡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兵临华沙城下,虽然突入较深容易被波兰人反过来南北夹击包围,但南面驻扎在克拉科夫的波兰第一骑兵团已经被勃兰登堡军打废,北面格但斯克(但泽)方面的波兰军团也有普鲁士军队正在牵制。
但上百年的东欧强国是有底蕴在的,谁又能保证波兰人没有后手呢?可勃兰登堡说破了天,掏空了家底,满打满算也就这一万六千人的军队,更何况,现在经过波兹南一役后,他们更是仅有八千人左右,一旦有任何突变导致勃兰登堡军大败一场,届时,勃兰登堡将再没有任何一张牌可以打。
…………………………
这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赌上所有,直指华沙,还是见好就收,抛弃盟友。
威廉要做这个选择题,并且他要为做出选择后导致的所有后果负责。
小主,
威廉闭上双眼,脑中考量评估着如今勃兰登堡的情况,各种波兰的情报从他脑中穿过,各种可能性他要一一考虑,万般思绪,涌入脑中,赌还是不赌?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威廉心头。
最终,漫长的思虑过后,威廉脑中的画面定格在海德堡卡夫卡夫人家阁楼的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