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寒门学堂,遭士抵制

柴房的门被风吹开了一条缝,冷气灌进来,吹得案上那根银筷微微颤动。陆昭盯着它看了半晌,忽然伸手将筷头折断,扔进火盆。黑灰打着旋儿飘起,像一句没说完的话。

他转身走向书房,脚步比昨夜稳了些,脚底的伤还在,但已经能撑住全身的重量。吴老炭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一叠竹简,眉头拧得能夹死苍蝇。

“将军,士族那边动静不小,今早就有三家闭门谢客,说是‘礼崩乐乱,不宜应召’。”

陆昭“嗯”了一声,顺手从案上抓起一支秃笔,在竹简边缘划拉两下:“他们怕的不是礼崩,是寒门识字。识了字,就会算账;会算账,就会查账;一查账——他们的田产、奴口、私契,哪一桩不是偷来的?”

吴老炭听得直咧嘴:“所以您这学堂,是往他们裤腰带上抽鞭子。”

“抽得还不够狠。”陆昭把笔一扔,“我要让他们连裤腰带都系不住。”

他起身往外走,披上那件半旧儒袍,腰间照例挂了环首刀。刀鞘上还沾着硝石灰,没人敢擦,也没人敢问。

城南荒地已腾出一片空地,几根木桩钉在地上,围出个方框,上面搭了茅草顶,四面透风,连墙都没有。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蹲在泥地上,眼巴巴望着中间那块竖起的木板,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三个字:寒门堂。

陆昭走过去,一脚把木板踹倒。

孩子们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

他蹲下身,捡起木板,重新立好,从怀里掏出一块炭,在底下补了个“学”字,变成“寒门学堂”。

“字要写全,不然别人说咱们寒门连字都认不全。”他拍了拍手,冲孩子们一笑,“今天开始,我教你们认字、算数、读律法。读明白了,就知道谁在偷你们家的粮,谁在多收你们的税。”

一个瘦得像竹竿的小子怯生生举手:“先生,我爹说读书要交束修,我们家……买不起肉。”

陆昭点头:“你说得对,按古礼,得送十条腊肉。可现在是乱世,肉都拿去煮了喂兵,谁还吃得起?”

他站起身,冲吴老炭使了个眼色。

吴老炭立刻从背后包袱里掏出三张纸契,黄底红印,一看就是官府用的格式。

陆昭接过,当众撕成两半,再撕,再撕,最后撒在风里。

“这三张是某位‘乡贤’私占屯田的契据,他盖了章,写了名,还按了手印,以为天衣无缝。”他拍拍手,“从今天起,凡有子弟入学,家里免徭役三年,授田十亩,官府立契,不得反悔。”

人群炸了锅。

一个老农颤巍巍上前:“真……真给田?”

“不给田我站这儿干嘛?晒太阳?”陆昭笑,“我昨儿还被人下毒,要真想骗你们,直接在粥里加砒霜,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