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抉择时刻,屠杀或宽仁

风刚吹散最后一缕硝烟,陆昭正要转身回帐,一名传令兵从囚营方向快步跑来,脚步带起一串尘土。

“主公,俘虏押到三百七十二人,关在西角空地。赵将军请示如何处置。”

陆昭停下,没回头,只问:“有伤的吗?”

“多半饿得站不稳,有几个断了胳膊的,还裹着乌桓人的粗布。”

“那就先给口热的。”他说完,抬脚往西营走。

郭嘉被亲兵从草堆里扒出来时,还在打酒嗝。他眯着眼被人架着往前走,嘴里嘟囔:“昨儿烧粮的事我还没算账呢,今儿又叫我起来——你们是不是想让我死在梦里最痛快?”

没人理他。

到了囚营外,栅栏用木桩临时钉成,里面挤满了人。有的蹲着,有的躺着,衣衫破烂,脸上沾着泥灰。几个孩子缩在角落,抱着膝盖不说话。一个老汉靠在柱子上,手里攥着半块发黑的饼,指节泛白。

陆昭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掀开帘子进去。

他走到那老汉面前,蹲下,伸手探了探他的手腕。脉跳得弱,但还算稳。老人没动,也没抬头,只是把那半块饼往袖子里塞了塞。

“这饼……是你带来的?”

老人迟缓地点了点头。

“从家里带的?”

又一点头。

陆昭轻轻叹了口气,起身走出栅栏。

赵云已在外面等候,甲胄未卸,肩上的伤口包了布条。“按旧例,战俘中凡持兵者皆斩,以儆效尤。”他说得平稳,“若放回去,恐为后患。”

“那要是他们根本不想打仗呢?”陆昭反问。

赵云一顿。

“你看看里面那些人,有几个像兵?扛锄头的、拉车的、背柴的,连刀都拿不稳。袁绍征不到人,就绑百姓充数。这些人上了战场是敌,下了战场,跟咱们屯田户没两样。”

郭嘉这时总算醒了点神,揉着太阳穴插嘴:“所以你是想放?全放?那你不如现在就把营门打开,请他们进来吃饭。”

“我不是要放,是要分。”陆昭看着他说,“主将、亲兵、死士,一律斩首,悬旗示众;其余胁从百姓,登记姓名籍贯,发还乡籍;青壮愿留的,编入屯田军户,种地当差,三年免役。”

郭嘉愣了愣,忽然笑出声:“你还真敢想。这一套下来,比杀人还费劲。”

“杀人容易,收心难。”陆昭说,“咱们打赢一场仗,靠的是阵法器械。可守住一方地,靠的是人心。今天我杀一百个被迫来打仗的老百姓,明天十里八乡的人听见名字就关门闭户,谁还肯卖粮给我们?谁还敢让孩子参军?”

赵云皱眉:“可万一其中有细作混进来……”

“那就查。”陆昭打断他,“每人登记时问三遍:家住哪、父母名谁、为何参战。答不上来的,单独关押。三天内无异动,再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