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水鬼现真容,麻风破迷雾

“不是好笑。”甄宓把纸条递给她,“是太认真了。”

“啊?”

“你看这句‘血染青石街’。”甄宓指着,“今年开春至今无雨,街上尘土厚得能种菜,哪来的血?再说‘孤儿哭三朝’——谁家办丧事哭三天?寻常百姓两天就下葬,第三天坟头都冒烟了。”

侍女听得一愣一愣的。

“写这东西的人,”甄宓收起笑容,“读过书,但装不懂。想模仿民间口吻,反而露了马脚。”

她将纸条折好塞入袖中:“走,回府。”

陆昭正在书房翻账册。

甄宓进门时,他头也没抬:“查出来了?”

“不是街头瞎编的。”她说,“是有人故意塞进去的。而且——”她抽出纸条放在案上,“笔顺僵硬,起笔重落笔轻,写字的人惯用大纸,突然写小字不顺手。这种毛病,只有常年批公文的才会犯。”

陆昭拿起纸条细看,忽然眯眼:“等等……‘血染青石街’这三个字的‘街’字,末笔往上勾,像个小钩子。我记得谁写字总这么别扭。”

“审配。”甄宓冷笑,“他去年判一个村正私减赋税,罪名就是‘污我清誉,坏我礼法’。他在文书末尾画押时,那个‘也’字尾巴也是这么翘的。”

陆昭猛地醒悟:“他怕我借治疫收民心,干脆反手造谣,说我残害病患?”

“不止。”甄宓指尖点了点纸条,“他还想让你杀回去。你若抓人审问,闹得人心惶惶,正好坐实‘暴虐’之名;你若不管,谣言就会越传越广。”

陆昭沉默片刻,忽然笑了:“老家伙还挺懂舆论战。”

他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步,忽然问:“那些返乡的病人,现在走到哪儿了?”

“一半出了城,一半还在驿站歇脚。”

“传令下去,所有医官立刻返回,就说——”他顿了顿,“就说新药方有误,必须重新检查服药情况。”

甄宓明白了:“趁机再搜一遍?”

“不。”陆昭摇头,“这次我们换个玩法。让医官当众宣布:陆某人听说有人造谣,特地加派护卫,护送每位病人回家,并赐绢一匹,以示关怀。”

甄宓眼睛一亮:“这样一来,百姓只会记得你体恤病患,没人再去信什么童谣。”

“而且。”陆昭嘴角微扬,“咱们还可以‘不小心’让某个医官多说一句——‘听说是城里哪个读书人写的,真不怕遭报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甄宓轻笑出声:“这一招,叫请君入瓮?”

“不。”陆昭摆手,“这叫反向种田。”

两人相视一笑。

当晚,审配府上。

一名家仆匆匆入内,呈上一只油纸包。打开后,是一张揉皱的纸条,内容正是那首童谣。

“从哪儿来的?”审配问。

“东门外第三座驿站,一个医官随口说的,被咱们的人听见了。”

审配盯着纸条,眉头紧锁:“……怎么会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