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账本锁袁氏,霸占铁证出

陆昭把铁匣放在案上,手指在锁扣处停了一瞬。昨夜那支箭还钉在窗框边,箭尾焦黑的布条被风吹得轻轻晃动。他没去拔,只转头对甄宓说:“今天要把账本拿出来。”

甄宓正低头整理文书,听见这话抬起了头。“现在?”

“就是现在。”陆昭拉开抽屉,取出一叠抄好的票据,“藏得太久,反而让人觉得我们怕了。该亮的东西,得摆在明面上。”

她没再问,起身去内室取来了一个青布包裹。打开后是一本厚册,纸页泛黄,边角磨损,封皮上写着“冀州盐铁出入总录”八个字。这是她从甄家商队暗账里翻出来的原件,记录了袁氏十年来走私盐铁的每一笔交易。

天刚亮,府衙外已摆好长案。刘虞的使者坐在右侧首位,一身灰袍,袖口磨得发白。他不说话,只静静看着陆昭将账本摊开。

“永康元年冬,渤海郡私开盐井三十六口,产盐十七万石。”陆昭念第一条时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楚,“其中十万石未入官册,经海路转运至辽东,换回战马两千匹。”

话音落,影堂递上一份副本。使者接过看了看,眉头微动,仍没开口。

甄宓站在陆昭身后半步,手里捧着另一叠凭证。每念一条,她就上前一步,把对应的票据放在案上。动作不快,但稳。

“永康二年春,冀州铁坊私铸甲胄五千具,由袁府账房直拨南匈奴左贤王部。”陆昭翻页,“交易中间人是袁绍堂弟袁胤,收金八千斤,分银两万斤。”

人群开始骚动。这些事不是没人知道,但从来没人敢当众说出来。

使者终于抬眼:“这些票据……可有验印?”

“有。”甄宓应声拿出一枚铜印,“这是当年渤海关卡的副印,与官库留存印模一致。另附两名经手小吏的画押供词,昨日已由影堂带回。”

陆昭继续往下念。一条接一条,全是实打实的数字和地点。说到第五条时,他顿了一下。

“永康三年六月,袁氏经海道输送鳞甲三千具予南匈奴,换回西域良马五百匹。”他抬头扫视全场,“这批军械原定用于边军换装,却被私自截留,流向敌境。”

话刚说完,远处传来一声闷响。

紧接着是第二声,像是木梁断裂的声音。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一股黑烟从城西冲天而起。

“军资库!”有人喊。

陆昭猛地合上账本。火势已经起来了,浓烟滚滚,明显不是小火。存放原始证据的仓库就在那边。

“封锁四周,不准任何人进出。”他立刻下令,“影堂清查所有进出人员名单,一个都不能漏。”

赵云早已翻身上了马。他没等命令下完,调转马头就往火场冲。身后二十名白马义从紧随其后,铠甲碰撞声一路远去。

甄宓迅速收拢桌上的文书,把账本副本塞进怀里。她转身要走,却被使者拦住。

“你们就这么肯定,火不是意外?”

“如果是意外,”甄宓看着他的眼睛,“怎么会正好烧在我们公布罪证的时候?”

那人没再问,只默默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