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据库的幽灵

这不再是单一的巧合。这是一张网。一张由隐形的线,将散落在时空各处的文明碎片串联起来的网。

南曦感到一阵眩晕。她调用了数据库内置的图形比对算法,设定了更高的相似度阈值。屏幕上开始自动生成一张张对比图,左侧是信号波形分解后的不同片段或经过不同变换后的形态,右侧是来自全球各个古老文明的符号、图案、建筑结构甚至音乐律制(如果其记谱方式留存下来的话)的对应项。

相似度百分比不断跳动,70%... 85%... 92%...

有些匹配,高得让她脊背发凉。

她看到了信号中一段低频稳态波,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巨石阵特定石圈排列所计算的声学驻波模式吻合。

她看到了另一段高频谐波簇,与玛雅金字塔在春分日落时,光影移动的数学描述高度相关。

她甚至发现,信号中一段极其复杂、看似随机噪声的部分,在经过一种基于古代中国《河图洛书》数理结构的解码后,呈现出的序列,与人类DNA中某些非编码区的碱基排列顺序,存在着超出统计随机性的对应关系。

小主,

这已经不是“神话符号”能概括的了。这涉及到了建筑声学、天体力学、甚至生物遗传学!

控制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还在不知疲倦地嘶鸣,像是在为这场跨越万年的无声对话伴奏。南曦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无底深渊的边缘,向下窥探。深渊之下,不是黑暗,而是无数闪烁的、由数据和符号构成的光点,它们彼此连接,编织成一张覆盖了整个地球历史与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而诡异的神经网络。

而她,偶然间接通了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

兴奋感如同高压电流,在她体内奔窜,让她手指微微颤抖,瞳孔因为信息过载而收缩。但紧随其后的,是更深的寒意和自我怀疑。

这太庞大了,太系统了,太……“完美”了。

一个冷酷的声音在她脑海响起:南曦,你是不是真的疯了?是不是极度的疲劳和潜意识的渴望,让你在浩如烟海的数据里,强行构建出了根本不存在的模式? 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误)——心理学上最经典的陷阱。你看到了你想看到的,你找到了你希望找到的。这些所谓的“匹配”,是不是只是你大脑在无数可能性中,选择性抓取了那些支持你预设结论的碎片,而自动忽略了成千上万的不匹配项?

她猛地靠向椅背,闭上眼睛,用力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试图将那些纷乱恐怖的图像从脑海中驱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