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外界如何看待他——一个固执的、不肯面对现实的疯子,一个学术上的失败者。他收到过无数善意的劝告和恶意的嘲讽。但他从未动摇。他坚信,真理往往最初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主流,不过是迟到的共识。他所探索的领域,或许现在被视为异端,但总有一天,会有人沿着他开辟的荆棘小径,看到那片被隐藏的、更为壮阔的风景。
他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浓茶,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微微一振。电脑屏幕一角,邮箱客户端提示他收到了一封新邮件。他随手点开,是那个用于接收“潜流论坛”沙龙报名邮件的Gmail邮箱。
发件人是一个陌生的地址,署名南曦,单位是……阿里天文台?
顾渊的眉头微微挑动了一下。国家级天文台的研究员?这倒是少见。通常对他的研究感兴趣的,多是些民间爱好者、独立研究者,或者像他一样被边缘化的学者。主流机构的人,尤其是天文学这种“硬科学”领域的,对他往往是避之唯恐不及。
邮件内容很简短,措辞礼貌,表达了对他的研究感兴趣,希望能参加沙龙学习交流。
是真诚的好奇?还是某种……试探?甚至是来自主流学界的某种戏弄或调查?
顾渊经历过太多失望和误解,早已习惯了用审慎,甚至是怀疑的眼光看待来自“那个世界”的接触。他仔细查看了发件人的邮箱后缀,确实是阿里天文台的官方域名。这做不了假。
他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回复了一封简短的邮件,确认了沙龙的地址和时间,并表示欢迎。无论对方出于何种目的,他并不惧怕交流。他的研究立足于数据和逻辑,经得起质疑。而且,内心深处那一丝微弱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一个国家级天文台的研究员,为什么会对他这个“神话物理学家”的工作产生兴趣?仅仅是个人猎奇,还是……她也发现了什么?
回复完邮件,他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的数据和模型。周六的沙龙,只是他漫长征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他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太多的谜题等待解开。窗外,城市的喧嚣被厚重的地层和书墙过滤,只剩下模糊的嗡鸣。在这个地下堡垒里,时间以另一种节奏流逝,陪伴他的,只有故纸堆里的低语、数据流中的密码,以及那份近乎偏执的、对隐藏在神话面纱之后那冰冷宇宙真相的、永不熄灭的探寻之火。
他的坚持,如同地下室中那恒定的、略带霉味的空气,无声,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