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洪流在专门构建的分析平台中奔涌、碰撞、沉淀。三角团队如同三位技艺精湛的导航员,在这片由数字、波形和神话符号构成的未知海洋中,小心翼翼地勘测着,试图绘制出一幅能够指引方向的星图。
王大锤搭建的综合分析平台,被他们内部戏称为“回响核心”(Echo Core)。这个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数据库和计算工具,它集成了初步的机器学习模块,能够根据预设的关联规则(主要是基于昆仑“回响”解析出的结构和顾渊的神话物理关联模型),在海量数据中主动寻找隐藏的模式和异常相关性。
连日来,“回响核心”已经帮助他们确认了若干条重要的内部关联,但大多是对他们已有猜想的量化证实。然而,真正的突破,往往发生在意料之外。
那是一个凌晨,南曦和顾渊因为连续工作实在支撑不住,刚刚回到各自房间休息。王大锤负责执守最后一段数据批处理任务,他给自己冲了杯浓得发苦的咖啡,靠在控制台前的椅子上,眼皮沉重地耷拉着。
就在他几乎要陷入浅眠时,一阵不同于常规数据处理完成提示音的、更加尖锐和急促的警报声,猛地将他惊醒!
他一个激灵坐直身体,睡意全无,目光迅速锁定在“回响核心”的主监控屏幕上。只见代表系统“自主关联发现”模块的指示灯正闪烁着刺眼的红色,旁边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
【检测到高置信度跨模态隐性关联模式】
【关联源:昆仑山- “回响”信号 (章节:时空坐标参照系) | 玛雅 - 春分日能量爆发 (T3时刻空间微扰参数) | 埃及 - 潜在空腔异常谐波 (相位调制特征)】
【关联算法:基于非线性动力学与拓扑数据分析的跨尺度模式匹配】
【置信度:92.7%】
【已自动生成关联模式合成频率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