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心腹连忙躬身,语气带着几分小心:“回王爷,少爷他……他似乎对此事有些抵触,尚未前往办理。”

出乎意料地,炽阳王并未动怒,甚至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只是平淡地挥了挥手,仿佛在拂去一粒尘埃:

“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熟知炽阳王秉性、深谙权术之道的心腹心中凛然。这绝非简单的宽容或父爱的体现,而是一种基于冷酷利益计算的默许,一种基于乌名亚当前“价值”重新评估后的策略性忽视。

在很多情况下,权力并非总是以雷霆万钧、不容置疑的强势姿态出现。它往往隐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渗透于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如同无形却坚韧的网,笼罩着一切。而姓氏,便是其中最古老、最典型的权力象征之一。

在久远的过去,唯有贵族才有资格拥有传承的姓氏,那不仅是血脉的标识,更是地位、权力与荣耀的烙印。赐予姓氏,剥夺姓氏,或者强制更改姓氏,从来都是上位者彰显权威、进行赏罚笼络的重要手段。

炽阳王原本要求乌名亚改回父姓,是为了重申自己作为父亲和君主的绝对权威,提醒他认清自己的位置和归属。

然而,当乌名亚意外地与林玄,与霄峰派扯上关系,展现出新的可供利用价值后,这份“权威”的行使,便需要重新权衡了。

强行逼迫一个或许能搭上分神期尊者线的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线,去更改一个名字,不仅显得小家子气,更可能激起不必要的逆反心理,破坏眼下这层脆弱但有用的关系。

这一句“算了吧”背后,是乌名亚暂时地、因着那虚无缥缈的关联,而拥有了可以“不愿意”的微小资本。而炽阳王,选择了承认并“利用”这份资本。

他不再需要通过一个姓氏来强调形式上的掌控,因为实际的利益牵绊和未来的可能性,已经成为了更牢固、更有效的纽带。

这是一种更高级,也更冷酷的权力运作。它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服从和名义上的归属,而是着眼于实质上的控制和长远利益的收割。

允许乌名亚保留母姓“乌”,看似是让步和宽容,实则是将这条意外获得,可能通向林尊者的线握得更紧、更稳妥的一种方式。

在炽阳王心中,名字不过是个符号,而价值和利用效率,才是永恒的核心。

PS:没写书之前感觉那些一天写2万多,3万字的人好厉害,写了之后感觉他们更厉害了,我越来越好奇他们咋做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