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些。”李建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比你想象中宽松,对吧?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你手里握着三张王牌。”李建国竖起手指,“第一,你的实力。男篮现在缺的就是能打硬仗的核心。第二,你的商业价值。你那些代言,哪个不是世界五百强?他们指望着靠你打开中国市场。第三...”
他压低声音:“现在的奥组委成员,也有认识的关系。”
李特恍然大悟。怪不得谈判如此顺利,原来背后还有这层关系。
“但是,”李建国话锋一转,“我们不能被当枪使。参加奥运是为国争光,但你的商业也要借这个机会真正起步。”
他展开一份规划书:“我已经和你母亲商量过了。借着奥运这股东风,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把‘李特篮球学院’正式落地,在全国建十个训练基地。第二,推出自主品牌的运动装备,就用你在纽约的球衣号码‘77’作为商标。第三,成立体育投资基金,专门投资有潜力的体育科技公司。”
李特仔细翻看着规划书,不得不佩服父亲的深谋远虑。这份计划书做得比NBA球队的战术手册还详细,从资金分配到人才引进,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
“奥运奖牌很重要,”李建国给儿子续上茶,“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块奖牌的价值最大化。你想想大姚,他为什么能成为大姚?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真正的自己人,更是因为他背后有一整套商业运作。”
窗外,京津的夜景璀璨如星。书房里,父子二人的谈话持续到深夜。当李特终于回到卧室时,脑子里已经塞满了各种商业计划、投资方案和谈判策略。
他站在窗前,望着这座即将举办奥运的城市。
这不仅仅是一届奥运会,这是他商业帝国徐徐展开的序幕。就像父亲说的——金牌要拿,生意更要做。而且要做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