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旨意,冀州,接替董卓

“某月某日,已过某隘,距广宗几何里。”

行军路线直取官道,日行五十里以上,遇山翻山,遇水架桥,

遇小股贼寇则先锋扫荡,

遇城则绕行而过,目标明确——广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山也不多就是了,中间大部分是平原地带。

沿途所见,满目疮痍。

行军路线沿官道北上,

经颍川、过黄河,入魏郡,直趋巨鹿。

一路上,黄忠的先锋确实遭遇了一些小股黄巾溃兵和趁乱打劫的匪寇,

皆被其以雷霆之势扫灭,确保了道路畅通。

中军则按部就班,日行五六十里,扎营、起灶、休整,

一切井然有序,既未刻意拖延,也未拼命赶路。

沿途郡县提供粮秣补给,虽有困难,

但在刘复讨逆中郎将、假节的威权和典韦的“协调”下,基本得以解决。

朝廷的催促文书依然不断,但看到刘复大军确实在稳步推进,

且先锋已深入冀州境内,

洛阳方面也稍感宽慰,催促的口气缓和了不少。

刘复大军所过之处,军纪严明,

秋毫无犯,甚至分拨少量军粮赈济沿途饥民,

赢得了“王师”之名,为时人所称赞。

这些事儿发生,刘复自然不会忘记发挥水军威力让它们传播开来。

八月底,秋意渐浓。

刘复的大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终于抵达了广宗外围。

比预想的还快了几日。

广宗城高池深,黄巾旗帜依旧飘扬,

但城上守军明显透着疲惫与惶惑。

城外,董卓的数万大军号称十万驻扎在离城二十余里的曲周一带,

营垒连绵,却透着一股沉闷的死气。

营寨防御工事倒是修得颇为坚固,深沟高垒,鹿角拒马一应俱全,

显然是打定了长期围困、自保为主的主意。

营中军士操练懒散,士气低落,

全无大汉官军应有的彪悍之气。

斥候回报,董卓军与黄巾军之间,

已许久未有像样的交锋。

“哼,果然是个色厉内荏的废物!”

刘复驻马高坡,望着远处董卓那庞大却暮气沉沉的营盘,嘴角露出一丝不屑。

他转头看向身边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的黄忠:

“汉升,一路辛苦!

董卓这副做派,倒替我们省了不少麻烦。

我们的目标,还是广宗城里的‘大贤良师’!”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是还是先去到汉军大营,把军权交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