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逃亡者带来的变化

却又是最符合新政“耕战立国”、“不养闲人”精神的做法。

这种看似冷漠的处理,恰恰在无形中彰显了刘复治下的“王道”——秩序、法度、以及相对的公平。

与冀州的血腥掠夺相比,这里至少提供了凭借劳动和才能重新开始的机会,

生命和基本权利受到保护——包括获得官医署救治的机会,虽然需要付出代价。

这种强烈的对比,本身就是对新政权合法性和优越性的最好宣传。

王申掌控的玄音台的笔杆子们水军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将冀州的惨状与魏境的秩序进行大量对比报道,进一步巩固了刘复“乱世定鼎者”的形象。

一份关于“冀州流亡世家归乡情况及舆情分析”的密奏,摆在了魏王刘复和国相戏志才、长史程昱的案头。

密奏详细记录了逃亡者的惨状、各地世家的震骇、寒门百姓的嘲讽、官方包括医官署介入的应对以及钟繇那句流传开来的名言。

程昱在奏报末尾批注:

“此辈归乡,形同枯骨示众。

冀州惨状,为我新政之明镜,亦为悬于境内豪强头顶之利剑。

官医施救,更显王化仁心。

当善加引导,使其成震慑宵小、凝聚民心之利器。”

王申特意让玄音台把消息传到军队和基层官吏中,

同样引发了强烈反响。

将士们更加确信自己追随魏王、扞卫秩序的价值:

“看看!

没有咱们在前面顶着,后面就是冀州那样的地狱!

咱们守的不是地,是活路!连医官都比他们强!”

基层官吏,尤其是寒门及普通百姓出身者对新政的执行也更加坚定和理直气壮:

“跟那些不知好歹的世家讲什么道理?

让他们自己看看冀州世家豪强的下场!

魏王的规矩,才是保命的规矩!

连治病都有新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