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利诱之下,数名军官暗中盟誓,愿为内应。
在一个黎明前的黑暗时刻,约定的信号终于出现——关墙上突然亮起了三支火把,画着圆圈。
“时机到了!”
张合眼中精光一闪,立刻下令,
“文丑将军,率先锋营,抢占城门!高览将军,弩箭掩护!”
关门被内应从里面缓缓打开!
文丑一马当先,率领如狼似虎的魏军精锐猛地冲入关内!
关内守军本就惊慌失措,又刚刚经历内讧,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少数负隅顽抗者迅速被清除,大部分守军见城门已破,主将或死或伤,很干脆地丢弃兵器,跪地投降。
天光大亮时,巍巍潼关之上,那面残破的“李”字大旗被抛下城头,取而代之的是高高飘扬的“魏”字王旗和“张”字将旗。
雄关潼关,这座阻挡了魏军数月的天险,最终以这样一种里应外合、近乎戏剧性的方式,落入了张合手中。
魏军通往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此洞开。
张合入关后,迅速整顿防务,清点降兵,将李利、胡封等重伤或被俘的头目严密看押起来,准备日后汇报王上,看看是送往陈留还是直接处理。
不过想到王上嫉恶如仇的性子,这些残害百姓无数的家伙,下场怕是不会好。
大军稍作休整,便准备继续西进,兵锋直指长安。
然而,就在张合准备进军长安时,前方哨骑却传回一个令人愕然的消息:
长安城,几乎已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原来,盘踞在长安城内的最后几股小军阀,如李傕部将王昌、郭汜旧部夏育等人。
听闻潼关已破、李郭被擒的消息后,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远比李利、胡封之流更“识时务”,深知魏军兵威之盛,更听说过魏王刘复处置敌人的酷烈手段。
尤其是并州匈奴和“陈留工地”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