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生命诗篇与优化悖论

古井边缘,何雨水闭目凝神,水晶球在她手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那不是单一颜色的光,而是如同棱镜分色般流转变幻的七彩光华,每一色都对应着时间流中的一种情感频率。

何雨柱站在她身侧,混沌有序原点的力量在规则层面构建起一道透明的屏障——不是用来防御,而是作为共鸣的放大器,将何雨水即将进行的展示传递到静寂主宰的意识核心。

整个四合院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场宇宙级对话的舞台。槐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在微微颤动,青石板缝隙中的苔藓闪烁着微光,就连炊烟都凝结成奇妙的螺旋状。在规则层面,这个时间节点的每一个生命、每一个选择都在与何雨水的时间能力共鸣。

开始吧。静寂主宰的意念从时间伤痕深处传来,带着新理念持有者的冷静与审视。

何雨水深吸一口气,将意识沉入时间流的深处。

第一个展示的,是棒梗的故事。

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叙述,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全景展示。何雨水通过时间能力,同时呈现了棒梗命运的无数种可能性:

在一条时间线中,他因偷窃行为被固化标签,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在另一条时间线中,他得到及时引导,成为机械厂的技术骨干;还有的时间线中,他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天赋,成为一名雕塑家。

每一个可能性都不是虚构,而是真实存在于时间流中的分支。何雨水特别强调了那个棒梗成为“盗圣”的时间线——不是要隐藏这个负面可能性,而是要展示即使是这样的道路,也蕴含着转变的契机。

看,何雨水的意念如同温柔的指引,在成为‘盗圣’的那个棒梗三十五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那一刻的共情,让他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收养了那个孩子,并为此洗心革面。

静寂主宰的意念波动了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习惯盗窃的人会突然改变?

因为生命的不可预测性,何雨水展示着那个关键瞬间的细节,在那个时刻,棒梗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这种情感的共鸣,是任何算法都无法精确预测的。

她继续展示更多的时间线分支,每一个分支中,棒梗都在某个关键时刻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有些选择导向更好的结果,有些则不然,但所有的选择都证明着同一个事实:生命的轨迹无法被简单“优化”。

静寂主宰沉默了片刻,然后回应:有趣。但这些都是个体的、微观的现象。让我看看更大尺度的模式。

何雨水明白了静寂主宰的需求。它想要理解变量在文明尺度上的表现。

她开始展示阎解成的故事,但这次不是聚焦于个人,而是展示他的选择如何像涟漪般扩散,影响整个文明的发展轨迹。

在一条时间线中,阎解成按照街道安排成为教师,过着平稳的生活。他的数学天赋被用于教学,影响了一批学生,但影响范围有限。

在另一条时间线中,他坚持考取大学,最终成为数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在三十年后帮助解决了一个关键的工程难题,间接促成了一项影响亿万人的技术创新。

还有一条时间线更加微妙——阎解成在大学期间因为一次偶然的讲座改变了研究方向,这个看似微小的转向,最终导致他在一个完全意外的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注意这个节点,何雨水特别标注出那次偶然的讲座,如果按照‘优化’的理念,这次与主修方向无关的讲座应该被消除。但正是这次‘不必要’的经历,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

静寂主宰的意念中出现了类似“思考”的波动:所以你的论点是,无法预测哪个变量会产生重大价值?

不完全是,何雨水调整展示的角度,我的论点是,变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可能带来的具体成果,更在于它们赋予生命的选择权本身。

她开始展示刘光天和小当的故事,强调即使他们的选择没有直接导致重大的技术突破或文明进步,但这些选择让他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更自信、更坚韧、更完整的人。

这就是你无法‘优化’的部分,何雨水的意念坚定而清晰,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出,更在于体验;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

静寂主宰的回应出人意料地迅速:我理解这个论点。但让我展示一下‘优化’后的可能性。

一股冰冷的规则波动从时间伤痕深处涌出,在何雨水构建的时间展示中强行插入了一段新的画面。

那是同一个四合院,同一个1955年的时间节点,但经过了静寂主宰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