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能泉眼的绿色水流顺着陶管涌向工坊时,沈砚正蹲在九晶阵边数晶核——81块标准晶核按方位嵌在凹槽里,被泉眼能量滋养得微微发烫,像刚出锅的糖糕。瘦猴趴在“能量监测仪”前,笔尖在石板上画得飞快:“泉眼流量稳定在1.6晶/小时!纯度93%!比卡匣显示的还高1%!现在九晶阵的‘能量储备槽’像下雨天的水缸,正咕嘟咕嘟往里蓄水呢!”
二牛扛着根陨铁管从旁边跑过,管子里的泉水晃出彩虹:“马婶让我接泉水浇能量麦田!说泉水能让麦子长得比二牛还高!”
“比你高有什么用?”松婶的竹鞭追着他打,“麦穗不结能量籽,你就等着喝泉水当饭吧!”
工坊里一片忙碌,只有瑶妹蹲在角落里,对着一堆破布发呆。她面前摆着五个“卡包”——全是用粗麻布缝的,边缘磨得起毛,拉链坏了用麻绳系着,里面的卡七扭八歪地挤着,爆燃卡的红晶核和鳞甲卡的银鳞片互相刮擦,灵能波动像心电图一样跳得乱七八糟。
“瑶妹咋了?”沈砚走过去,发现瑶妹的石板上画着两个卡包:左边是破麻布包,卡掉出来摔碎了;右边是个带花纹的布包,卡整齐排列,每个卡位都亮着小灯。
“现有卡包不行?”沈砚拿起一个麻布包,果然!卡包内侧的灵能布已经发黑,用卡匣一测,能量传导率只有35%——“卡放在里面,灵能会像漏水的桶一样漏掉!”瘦猴凑过来看,“普通麻布会吸收灵能!就像你用海绵装水,走两步就漏光了!”
瑶妹突然拉着沈砚的手,指向灵能泉眼的方向,又指向自己的石板:上面画着蜘蛛吐丝、纤维泡水、针线缝补的步骤,最后是一个发光的卡包,卡放进去后灵纹亮得像星星。
“你想做新卡包?用灵能布?”沈砚恍然大悟。瑶妹用力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团银白色的丝线——是影蛛丝!上次猎影组剿影蛛巢穴时收集的,比头发丝还细,却能承受五十斤的拉力。
“灵能布卡包!”瘦猴眼睛一亮,“用影蛛丝混纺灵能纤维!再用泉眼水泡过的陶土珠当‘能量节点’!卡放进去,灵纹肯定能亮!就像你们给手机充电,数据线(影蛛丝)连着电源(泉眼能量),充电口(陶土珠)接触手机(卡),屏幕(灵纹)就亮了!”
瑶妹的“卡包研发项目”瞬间成了工坊的重点工程。
材料很快凑齐:影蛛丝(导电)、月魂草纤维(绝缘,防止能量短路)、灵能泉水(浸泡纤维增强灵能传导)、陶土珠(瘦猴用泉眼边的黏土烧的,里面嵌着微型灵能晶核碎片)、蜂蜡(密封边缘,防能量泄漏)。
松婶主动当“缝纫指导”,拿着竹尺比划:“卡包要做成长方形,分十个卡位,每个卡位宽5厘米、高8厘米,刚好放下标准卡!缝的时候要用‘回针绣’,针脚间距0.5厘米,像给衣服锁边,结实!”
“不对不对!”瘦猴抢过针线,在布上画了个螺旋形,“要按‘能量漩涡纹路’缝!影蛛丝当‘火线’,月魂草纤维当‘零线’,陶土珠缝在交叉点当‘电容’!就像你们家的电路,火线零线分开,才不会跳闸!”
二牛蹲在旁边看热闹,突然举起手:“我知道!卡包外面要绣个老虎头!这样蚀影看到会害怕!”
瑶妹赶紧在石板上画了个大大的“×”,又画了个卡包爆炸的图案——二牛的老虎头绣上去,估计会把能量线路戳断。
制作过程堪比“理工科手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