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宫的硝烟是谋略与杀伐,而在千里之外的徐州郯城,另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同样关乎国计民生的“战役”,正由皇商糜氏悄然拉开序幕。
相较于并凉战场上铁血交织的惨烈,糜家的商业运作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已如水银泻地般渗透四方。这一日,糜府邸内,清泉潺潺,绿树掩映,一场看似寻常的茶会,却聚集了来自冀州、荆州、兖州等地的数十位有头有脸的世家代表。丝竹之声悠扬,侍女步履轻盈,一派富贵雍容气象。
家主糜竺,一身锦袍,面容儒雅温润,眼神深处却藏着经年累月积累的精明与如今更添几分的底气。
其弟糜芳侍立一旁,虽略显拘谨,亦努力挺直腰板。如今糜家小妹糜贞已入长安,跟随才女蔡琰(昭姬)学习,这层与皇室愈发紧密的关系,加之糜竺“皇商”身份的明确,使得糜家在商界的地位已非昔日可比。
即便是在这诸侯割据的乱世,基本的商业信誉和规则仍被各方势力所默许,强取豪夺这等杀鸡取卵之事,尚少有发生,这也给了糜竺运作的空间。
茶香袅袅中,宾主尽欢。待气氛融洽,糜竺轻轻击掌,几名仆役应声抬上几个造型精美的铜制火炉,炉中燃着的并非传统的木炭,而是一种扁圆柱形、布满规则孔洞的黑色物事,正是如今已不算稀奇的“蜂窝煤”。然而,细看之下,这些蜂窝煤又与市面常见的有所不同。
糜竺起身,走到炉边,面带和煦笑容,朗声开口:“诸位世伯、贤兄今日赏光莅临,寒舍蓬荜生辉。竺近日偶得一些精巧之物,特烹此茶,与诸君共赏。”
他指着炉中之煤,开始了精心准备的演说:“此物名唤‘蜂窝煤’,想必诸位已不陌生。然我糜家承蒙天恩,得工部大匠指点,循天地五行生克之理,究万物材质精微之妙,终将此煤研煅出五等品秩,各有千秋,以适应不同之用,彰显不同之格。”
他示意仆役将五种标记着甲、乙、丙、丁及“常”字的煤块样品呈上,逐一讲解,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诸位请看,这甲等极品蜂窝煤,”他拿起一块色泽乌黑发亮、孔洞均匀细密、触手坚实沉重的煤块,“取矿脉核心之精粹,辅以秘法,孔开七七四十九,暗合天衍大衍之数。其火性最是醇和绵长,燃烧时几无烟气,唯余一缕淡淡松柏之息,宛若汲取千年林木之精华。用此煤烹茶,可使泉茗本性发挥淋漓尽致,茶汤清澈,香气幽远,余韵悠长。非雅室静斋、品鉴上品之时,不足以匹配其格。故定价五十钱一块。”
接着,他拿起乙等上品:“此乙等煤,孔洞略疏,为六六三十六孔,火势稍旺,然依旧纯净少烟,热力稳定。适于冬日暖阁、宴饮宾客,既可驱寒,亦不扰清谈雅兴。定价四十钱。”
“丙等中等,孔开五五二十五,火性中和,性价比最佳。日常炊爨、皆能胜任,乃持家兴业之良选。定价三十钱。”
“丁等,二十孔,火猛价廉,适于需快速升温之时,大灶之初燃。定价二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