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为何要与吐蕃停战?如今我军兵锋正盛,飞艇部队所向无敌,只要您一声令下,不出三月,便可直捣逻些城,彻底覆灭此獠,为我大唐,为安西枉死的无数军民报仇雪恨啊!”
他的话,也代表了在场大部分将领的心声。
在他们看来,与吐蕃的血海深仇,岂是区区一纸协议就能了结的?如今优势在我,正该痛打落水狗,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百年边患。
郭昕虽然没有说话,但紧锁的眉头也显示出他内心的不解和疑虑。
李唐抬手,虚按了一下,示意拓跋库莫稍安勿躁。
“我知道你们心中有疑惑,有不甘。但是,打下吐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他反问道,目光锐利如刀。
“打下来,我们能得到什么?一片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一群与我们语言不通、信仰不同、充满仇恨的牧民?为了统治这片贫瘠的土地,我们要付出多少行政成本?要驻扎多少军队?要牺牲多少将士的性命?”
李唐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每一个问题,都直击人心。
“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是足够的人口去开发广袤的西域、陇右!我们的战略重心,在东,在中原,在南,在海洋!而不是被一个贫瘠的、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的青藏高原拖住手脚!”
“战争,永远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的。一场没有足够利益的战争,就是最大的愚蠢!”
“我与吐蕃停战,不是软弱,而是为了用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方式,来解决吐蕃问题。”
随即,他将与尚恐热达成的三个条件,详细地对众人说了一遍。
当听到第三个条件,要在兰州建立“民族大学”,强制吐蕃贵族子弟前来留学时,原本还群情激奋的将领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他们都是聪明人,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这背后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深意。
郭昕的眼中,更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看着李唐,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敬畏。
这位年轻的王爷,他的眼光,早已超越了金戈铁马的征伐。他所使用的手段,是他们这些老将闻所未闻,却又高明到极致的阳谋!
杀人诛心!
不,这比诛心更可怕!这是要从血脉和文化上,彻底改造一个民族!
“诸位,明白了吗?”
李唐看着众人,深沉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用贸易,捆绑他们的经济;用教育,同化他们的未来。不出二十年,吐蕃将名存实亡。届时,我们兵不血刃,便可得到一个心向西北的、稳定可靠的战略后方。这,难道不比强行征服,要好上一万倍吗?”
拓跋库莫张了张嘴,最终将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他对着李唐,心悦诚服地深深一揖。
“王爷深谋远虑,末将……佩服!”
“王爷英明!”
议事厅内,所有的疑虑和不甘,都化为了由衷的敬佩。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追随的,是一位拥有何等胸襟与智慧的君主。他的战争,早已不在战场之上。
“很好,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么第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