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西北军队的前期部署以威摄为主!

“交通部,立刻规划出三条主要的移民接收路线,沿途设立休息站、补给点和医疗站。确保所有流民在进入我西北地界后,有饭吃,有水喝,病有所医!”

“建设部,立即启动‘安居计划’二级预案。在兰州、武威、张掖等地,立刻开始兴建新的移民安置区。我要标准化的住宅、学校、医院!所有建材,从战备仓库里调拨!”

“财政部,拨付专项资金,确保所有移民接收工作万无一失!钱不是问题,王爷说了,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整个政务院系统,就像一台被按下了启动键的精密机器,无数官吏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起来。

一份份文件被起草、审核、下发;一笔笔资金被核算、调拨、到位;一批批物资被清点、装车、运往前线。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在可以预见的大规模流民潮到来之前,建立起一个高效、有序、充满人文关怀的接收体系。

宣传部的动作同样迅速。

在李唐的亲自指导下,西北的宣传体系早已脱离了古代那种贴告示、喊口号的低级模式。

由祁连山基地生产的高性能印刷机开始疯狂运转,雪白的纸张流水般地进入机器,出来时便印满了清晰的宋体字——《告大唐同胞书》。

“……战火无情,人间有爱。当此国难之际,西北王府秉持‘保境安民、不涉内战’之宗旨,愿为所有饱受战火摧残之同胞,提供一片安身立命之净土……”

“……凡我大唐子民,不论男女老幼,不论士农工商,只要愿意西来,西北王府皆敞开怀抱,一视同仁。凡来西北者,官府授田百亩、分配屋舍,三年之内,免除一切赋税徭役……”

“……这里有绝对的安全,这里有充足的食物,这里有光明的未来。同胞们,向西走!西方,有一片名为‘西北’的乐土,在等着你们!”

这篇由李唐亲自润色过的文告,用词平实恳切,却又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数以万计的传单被印刷出来,连夜打包,通过西北商会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中原各地。

与此同时,所有西北广播电台,也开始以固定的频率,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循环播报这篇《告大唐同胞书》。

这声音将通过电波,传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传入每一个在战火中绝望挣扎的百姓耳中,为他们点亮一盏名为希望的灯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此刻,在洛阳城内,长孙家的宅邸深处,一间密室之内,烛火摇曳。

长孙玥一身劲装,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一份密报。密报的内容,正是李唐通过加密电台发来的第五道指令。

“不惜一切代价,收购战略物资……密切关注战局……”

她反复咀嚼着这几句话,绝美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

“夫君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她太了解李唐的风格了。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西北之主,一旦动起手来,每一招都是直指要害,狠辣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