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真好吃,结束了

......

总决赛的节奏很快,几乎没有给选手讲述创业故事的机会。

阐述自己的项目,回答评委的问题,评委给出评分,其中给分最高的需要讲述为什么给高分的理由。

这就是上台的流程。

时间几乎是控制在15分钟之内,就能过掉一个项目,甚至有的项目只要超时了,直接连分不打,直接就可以下台了。

毕竟评委们在赛前已经大致清楚了哪些项目具备发展前景,那些具备前景的项目,也委托了第三方进行了背调。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创业团队在台上演示,以及回答问题呢?

这就是眼见为实。

报告上的东西,终究是人写的。

只要是人为操作,就一定带有喜好和偏见。

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能验证一个创业团队是否合格。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已经来到了第40号了。

周瑶在台下越来越紧张了。

也许是下午场的高校网开了一个不错的头。

下面出现的项目中,出现了两个超过40分的团队。

一个是交大团队做的安检项目,得分是40.5分。

另一个是震旦的家政机器人项目,这个评分达到了41分,也是目前出场项目中的最高分。

随着第40号的退场,第41号真好吃团队登上了舞台。

顾有才强按住紧张的情绪,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了台前,对着评委鞠躬问好。

快速的介绍完项目,顾有才迎来了评委们的审视。

“你如何看待目前在外卖领域做得最好的饿了吗?”

来自交大的季魏东教授开口问道。

虽然交大走出了不少企业,但身为交大法学院的院长,他还是体验了几次这个饿了吗的外卖服务。

所以对于同样赛道的真好吃,他是很好奇对方如何在高校市场跟对方竞争的。

“对于饿了吗,真好吃是采取了一定的借鉴,目前饿了吗的具体数据我不清楚,但在震旦,我们跟饿了吗的订单基本上是持平的,甚至在个别时间段,真好吃还是占据细微的优势”

顾有才沉思了不到十秒便给出了不一样的回道。

他直接承认了借鉴,同样也阐述了在震旦,真好吃的订单不低于饿了吗,甚至有时候还能反超。

“那我跟你说,饿了么注册人数已经达到了15万,日均订单也早就突破了万单”

“现在正在进行a轮融资”

“面对这样的对手,你如何面对”

这倒不是季魏东故意刁难,而是摆在真好吃面前实实在在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