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两个会场

冻毙的尸骨蜷缩在残破的屋檐下,无人收殓。

为了一口活命的粮食,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

在某个曾被太守申报为“民心安定”的村庄,暗夜里终于传来了压抑已久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咀嚼声……

“这吃人的世道!”幸存的百姓在背人处,从牙缝里挤出泣血的诅咒,“说真话的要死,说鬼话的升官!他们……他们哪里是人,是披着官袍的恶鬼!”

民怨如同地底奔突的岩浆,在“河清海晏”的薄薄地壳下积聚着毁灭性的力量。那纸糊的盛世,早已千疮百孔。

北疆,年终总结大会。

陈烬没有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而是与干部、社员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屋外风雪呼啸,屋内却因人心的凝聚而显得格外温暖。

“同志们,”陈烬的声音平和而有力,“一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我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年,我们走了很多路,听了很多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继续说道:“但我想说,最深刻、最真实的调查,不是我们下去走一圈,记点笔记,开几个会。那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根本。”

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洞穿本质的明晰:

“最根本的调查,是让百姓永远敢于、也乐于对我们说真话! 是我们建立起的渠道始终畅通,是我们面对批评时虚心接纳、迅速改正的态度!这才是我们政策不断完善的源头活水,是我们力量生生不息的根基!”

他指向窗外,仿佛能穿透风雪,看到那片正经历苦难的土地:

“曹魏的失败,不在于天灾。天灾年年有。他们的失败,在于他们用自己的权势,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并试图蒙上所有人的眼睛和嘴巴!他们害怕真相,所以他们必然被真相埋葬!”

最后,陈烬总结道,语气坚定如铁:

“而我们,在过去一年,乃至在未来的所有岁月里,最大的成功,或许不是我们打下了多少地盘,储备了多少粮食。而是我们真正学会,并始终践行着四个字——”

他微微停顿,然后清晰而郑重地说:

“俯身侧耳。”

会场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为过去一年的风雨同舟,更是为这条通往人心、也通往未来的道路。

民心,这最朴实无华又最深邃难测的力量,在时间的检验下,终于显露出了它最终的、也是最公正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