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奶奶和梅花筹备的剪纸培训班逐渐步入正轨,教室里时常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剪刀剪纸的“沙沙”声。
那一张张五彩斑斓的剪纸作品,仿佛是孩子们内心美好的映照,也让剪纸这门古老艺术在这个小空间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王奶奶和梅花未曾想到,更大的机遇正悄然降临。
一天,几位看起来很儒雅的人士,找到了王奶奶的窑洞。
来人表明身份,说是教育局的,诚恳地说道:“王奶奶,我们了解到您的剪纸手艺精湛,在村里教孩子们剪纸也卓有成效。
我们希望您能招收一些有天赋的老师,将剪纸课程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让更多孩子能系统地学习这门传统艺术。”
王奶奶又惊又喜,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过了片刻,她才连连点头:“这是好事啊,我肯定配合!只是我一个老太婆,怕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工作人员笑着安慰道:“王奶奶,您别谦虚。您对剪纸的热爱和执着,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且您有丰富的经验,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送走教育局的人后,王奶奶立刻和梅花商量起来。
梅花兴奋地说:“奶奶,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能让剪纸艺术走进校园,说不定能培养出一大批传承者呢!”
王奶奶深以为然,说道:“只是招收有天赋的老师,得好好把关。这剪纸教学,不仅要手艺好,还得会教孩子。”
于是,王奶奶和梅花在培训班里张贴了招募老师的告示,又通过网络发布了消息。
没过多久,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有当地的民间艺人,渴望将自己的技艺传播得更远;
还有一些热爱剪纸的在职教师,希望能为校园文化增添一抹亮色。
王奶奶和梅花对报名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先是考察剪纸技艺,让每个人现场创作一幅作品。
只见报名者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剪刀在纸上飞舞,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便呈现在眼前。
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气势磅礴的山水,还有寓意吉祥的人物。
王奶奶仔细端详着每一幅作品,不仅看技艺是否娴熟,更注重作品中是否蕴含着创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