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拉底的书房里,苏拉正踮脚往最高的书架上塞书,木梯咯吱咯吱晃。底下忽然传来一阵哗啦响,她低头一看,马克怀里的书散了一地,最上面那本《修辞学》还摊在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脚边。
"莉莉!跟你说过多少次,别在书房里追猫!"马克弯腰捡书,小姑娘却指着书页上的插图咯咯笑:"叔叔,这个戴帽子的人在跟石头吵架吗?"
那是幅苏格拉底辩论的插画,苏拉忍不住笑了:"他不是跟石头吵,是在问大家,什么是真正的善。"
"善是什么?能吃吗?"莉莉眨巴着眼睛,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蜂蜜面包。
这话倒把苏拉问住了。她想起在神秘村落,孩子们跟着大人学织布时,老人会说"线要拉匀,心才会匀";播种时,会讲"种子埋深了才肯长,人得经点风雨才结实"。那些道理藏在日常里,像撒在粥里的盐,不显眼,却让人慢慢尝到滋味。
"迪卡拉底先生,"她转头看向窗边的老者,"您说,哲学能不能像教孩子说话那样,从小就教?"
迪卡拉底刚给盆栽浇完水,闻言把水壶放下:"上周去市集,你不是说看见鞋匠的儿子在帮父亲量尺寸吗?他没学过几何学,却知道怎么让鞋底跟脚型贴合。有些道理,本就长在生活里。"
正说着,门被推开,城里学堂的教书先生艾文闯了进来,手里的戒尺把桌面敲得邦邦响:"迪卡拉底!您可得给评评理!我教的那些学生,背得出荷马史诗,却分不清邻居家的牛是不是自家的,这书读得还有什么用?"
艾文是出了名的严师,学生背不出课文就得打手板,可他教出来的孩子,多半只会摇头晃脑背书,遇着事就慌神。马克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看见艾文的学生被街头混混抢了钱,只会站在原地哭,连对方往哪跑都忘了说。
"您教他们'勿偷盗',可没教他们遇着偷盗该怎么办,对吗?"马克捡书时刚好看到《伦理学》里的章节,顺嘴接了一句。
艾文脸一红:"书本里哪有教这个的?"
"村落里有。"苏拉想起那些孩子,七八岁就跟着大人去田里,知道哪块地的麦子先熟,哪片林子的野果能吃,遇到山洪,大孩子会主动把小孩子背到高处。"他们的长辈不说'你要勇敢',只说'你试试把这捆柴背过独木桥';不说'你要诚实',只说'记错了猎物的数量,下次分肉就会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