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泽龙蛇

(一)

郢都大火的余烬尚未冷却,“算骨医心”的称誉在庶民中悄然流传,周鸣的后背缠满浸透药泥的麻布,每一下呼吸都牵扯着焦灼的剧痛。然而,楚国的巨轮不会因个人的伤痛而停转。盛夏的云梦泽,迎来了十年一度的“大泽龙蛇祭”——一场融合了祭祀水神、祈求丰饶、彰显国威的盛大典礼。新伤未愈的周鸣,作为太卜令,其身影注定要出现在这风暴的中心。

祭典在云梦泽畔最大的天然港湾“雷泽口”举行。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岸边搭建起宏伟的祭坛,旌旗猎猎,鼓乐喧天。楚王熊审身着玄黑绣金衮服,头戴通天冠,端坐于九重华盖之下。公子侧等重臣、各国使节分列两旁。最引人注目的,是泽中一字排开的十数艘巨大龙舟!舟身彩绘狰狞龙鳞,舟首高昂着青铜铸造的龙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舟上,数百名赤膊的楚国壮士,手持彩绘长桨,齐声呼喝着雄浑的号子,蓄势待发。

祭典的高潮,是百越各部敬献的“祈丰舞”。来自瓯越、骆越、闽越等地的舞队,身着色彩斑斓的羽衣,佩戴着兽牙骨饰,脸上涂抹着象征水波、龙蛇的靛蓝和赭石油彩,踩着狂野的鼓点,涌入祭坛前的空地。他们的舞蹈充满原始的张力,时而如巨蟒蜿蜒,时而如群鸟腾飞,时而如波涛汹涌,祈求云梦泽的龙神(蛟龙)与水神(湘君)保佑风调雨顺,鱼米满仓。

周鸣坐在楚王下首的观礼席上,后背的伤痛让他无法挺直腰背,只能微微倚靠着凭几。他的目光,并未被狂野的舞姿吸引,反而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每一支舞队,每一个舞者。纵火余党巫咸虽已伏诛,但观射父的残毒未清,晋国“暗羽”的阴影更如跗骨之蛆。如此盛典,防卫看似森严,实则暗藏杀机——尤其是这些被允许近前献舞、身份复杂的百越之人!

(二)

鼓声越发急促,舞步也愈发癫狂。周鸣的眉头却微微蹙起。空气中弥漫的狂热、水汽、草药与汗味混杂的气息,以及后背阵阵袭来的灼痛,并未干扰他大脑的绝对冷静。他的“行为识别算法”在高速运转,将每一个舞者的动态拆解成数据流:

1.舞步节奏熵值异常——无序中的“有序”:

周鸣在心中模拟着一架无形的“节拍器”。他根据主祭鼓的基准鼓点(稳定而强劲的咚!咚!咚!),在心中建立时间轴。

目光锁定一名瓯越舞队的领舞者。此人动作狂放不羁,看似完全沉浸。但周鸣敏锐地发现,当他在做一个高难度的连续旋转时,其步伐落点与基准鼓点的契合度,出现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紊乱!这种紊乱并非跟不上节奏,而是刻意为之的“微调”——在某个旋转的瞬间,他的脚步会微妙地“滑”过鼓点,比基准稍快或稍慢零点几秒!这种刻意的“错位”,在狂乱的群舞中极易被忽略,但其“信息熵”(随机性)却显着低于其他真正沉浸的舞者!(真正沉浸的舞者,步伐与鼓点的随机误差符合自然分布;刻意伪装者,其误差分布会出现人为干预的“低熵”异常)

他迅速将目标扩大到其他舞队。很快,在骆越舞队的中排、闽越舞队的侧翼,又捕捉到数名舞者存在类似的“低熵”步伐特征!他们的动作大开大合,看似投入,但核心节奏的控制却透着一丝非自然的“精准”与“刻意”。

2.肌肉紧张度热力图——狂欢下的“弦”:

周鸣的目光如同红外探测,扫过舞者们裸露的肢体。盛夏的泽畔,舞者汗流浃背,肌肉贲张。然而,在那些被标记为“低熵”的舞者身上,他捕捉到了不协调的“热区”。

一名正在模仿巨蟒扭动的骆越舞者,其腰腹核心肌群本应流畅发力,但周鸣注意到他肩胛骨下方斜方肌的位置,却呈现出一种异常僵硬的隆起!如同拉满的弓弦,与腰部柔韧的扭动形成刺眼的对比。这绝不是舞蹈发力所需的状态!

另一名瓯越舞者,高举双臂如鸟翼展开,这本该是舒展的动作,但其腋下靠近肋骨的部位,皮肤下的肌肉却呈现出不自然的紧绷线条,仿佛腋下夹着什么硬物,限制了其手臂的完全舒展!

“热力图”在脑中生成:那些本应放松或协同发力的肌群(如肩背、腋下、大腿内侧),在这些目标舞者身上,却呈现出与舞蹈动作不符的、持续的、高强度的紧张“热区”!这绝非舞蹈的张力,而是身体隐藏武器(如贴身匕首、袖箭机括)或高度戒备、准备暴起的状态!

3.视线轨迹追踪——伪装的“焦点”:

最关键的证据!周鸣的目光如同无形的丝线,黏着在那些目标舞者的双眼上。真正的舞者,眼神或迷狂(沉浸仪式),或专注于队形变化,或敬畏地扫过祭坛上的神像。

而那几个目标舞者呢?

瓯越领舞:在连续旋转、面向祭坛的瞬间,其视线并未如其他舞者般投向楚王或神像,而是极其短暂、却无比精准地扫过楚王身侧一名持戟郎官的站位间隙!那个间隙,正对楚王心口!视线落点精准、冷静、毫无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