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新朝的雏形:制度的建立

李震看了她一眼:“你做没错。旧秩序崩了,总得有人先走出来。你写,明日就送出去。”

赵德犹豫片刻:“可若全靠赎买换和平,会不会显得我们惧怕士族?寒门怎么看?”

“不是惧怕。”李震声音平稳,“是算账。现在动手清缴,军心未稳,降卒三万还在观望,北境铁木真虎视眈眈。打得起一场仗,打不起十面受敌。缓一步,是为了走得更稳。”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我们要建的不是朝廷,是制度。皇帝可以没有,但法不能没有。田有定数,考有标准,官有监督,这才是根基。”

李瑶合上册子:“科举我也想好了——分两试。第一试考经义策论,取其识见;第二试考算术、农政、律法、工造,择其实务。不论出身,只凭成绩授职。”

“儒生会闹。”赵德苦笑。

“那就让他们进考场。”李震淡淡道,“能写出‘如何治蝗灾’‘怎么修河堤’的,比背一万句圣贤书都强。谁不服,让他来考。”

帐外传来脚步声,李毅掀帘而入,靴底带进些灰烬。“抓到了两个,是原内侍监的旧人,藏在东宫夹墙里。审了一刻钟,招了——平西王使者许他们五百金,只要烧塌偏殿,就说太子死于李氏之手。”

“口供录了吗?”

“录了,画押按印,连同那块铁牌,明日一并公示。”

李震点头:“好。但记住,只办有实证的,不牵连家属,不抄家。锦衣卫若越界,监察的对象就是你们自己。”

李毅眉头微皱:“可若手下留情,隐患难除。”

“隐患靠制度除,不靠刀。”李震盯着他,“你手里的权力越大,越要关进笼子。从今日起,锦衣卫所有行动必须报备政厅,重大案件需三人联署才能执行。你同意,就继续当这个指挥使;不同意,现在就可以卸任。”

帐内空气一紧。

李毅沉默片刻,低头抱拳:“属下遵命。”

“还有。”李震转向众人,“设立监察院,直属中枢,独立于六部。审计财政、弹劾官员、巡查地方,谁都不能干涉。首任院长,赵德推荐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