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李瑶谋策,新政遇阻

“这边的孩子好久没打防疫针了。”苏婉一边检查药箱一边说,“今天正好补上。”

她在村中转了一圈,给几个发热的孩子喂了药,又教妇人们如何煮沸饮水。等忙完,她提议在祠堂前搭个临时棚子,开个小型讲议。

村正犹豫半天,终于点头。

棚子搭好后,村民陆陆续续围了过来。李瑶站在前面,把户籍制度一条条讲清楚:登记不等于限制迁徙,反而是流动时能证明身份;子女入学、看病报销都靠这个凭证;今后灾荒救济也按册发放,避免中间贪墨。

崔嫣然接着开口。她说自己也是士族出身,但正因为如此,才明白旧规矩有多不公平。“我叔伯们曾想夺我家田产,说我女子不能承业。可现在,我拿着官府发的地契,谁也不敢动。这就是新户籍的好处——它不管你出身高低,只认你是谁,做了什么。”

苏婉最后补充:“我在医馆见过太多人,病重了不敢治,因为没身份,领不到药。登记不是束缚,是保障。你想让孩子上学,想生病时有人管,就得让人知道你在这世上。”

三人轮番说话,语气平实,没有一句空话。村民们听得认真,有人开始点头,有人低声议论。

终于,村正走出来,拄着拐杖说:“我们可以试点登记。但有一条——你们得答应,登记内容绝不外泄,更不能用来加税抓丁。”

李瑶当场答应,并写下承诺书,请三人联署作证。

就在这时,崔嫣然忽然靠近李瑶耳边,声音很轻:“西乡那边,崔元礼、谢仲文几家已经串通好了,准备联合抵制。他们放出风声,说谁先登记就是叛族。”

李瑶握笔的手顿了一下。

她抬头看向远处的山道,那里尘土未起,却仿佛已有暗流涌动。

苏婉蹲在地上,正给一个小女孩包扎脚上的裂口。药膏涂上去,孩子咧嘴笑了。

李瑶收回目光,继续低头写她的记录。纸上字迹清晰,一条一条列着村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她写得很慢,每一笔都像在刻进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