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南北运河,漕运启航

天边刚泛起灰白,李震已站在洛阳南郊的河滩上。他整夜未眠,眼底带着浅青,但站姿依旧挺直。身后的工部官员们陆续赶到,脚步踩在湿泥里发出沉闷声响。

赵德提着油纸包快步走来,将热腾腾的饼递到几个工匠手中。“先垫一口,待会儿皇上要讲话。”他说完抬头看了看李震的背影,低声对身旁小吏道:“从昨夜批折子到今晨,连茶都凉了三回。”

远处人群渐渐聚拢。民夫、工匠、地方官吏站成几列,有人交头接耳,也有人低头不语。一名老匠人拄着拐杖,望着眼前这片荒地摇头:“这地方往东三十里就是丘陵,水怎么过得去?”

号角声响起。

李震转身走上临时搭起的土台,双手张开,声音不高却传得很远:“今日破土,不为修渠,只为通命脉。南北不通,粮运不畅,百姓就难安。此渠若成,江南稻米可直达京畿,北方布帛亦能南下换盐。十年之内,漕运日行百里,不再靠天吃饭。”

台下一片寂静。

他拿起铁锹,用力插入泥土。第一铲翻起黑泥,他继续挖,一下接一下,直到挖出一个深坑。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块刻有“通济”二字的石碑,亲手放入坑底,再一锹一锹将土填实。

“这碑立在这里,”他说,“我不会离开,直到第一艘船驶过这段河道。”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低语,有人红了眼眶。赵德立即上前,展开一张大幅图纸,高声喊道:“各段负责人上前听令!”

十名工头依次上前,在图上找到自己负责的区域。李震指着其中一段弯曲的线条说:“这里地势陡,水流急,不能直挖。我们要建梯级船闸,像台阶一样一级一级抬升水位。每段蓄水放水,船只逐级通行。”

老匠人挤进来,皱眉问:“那得多少闸门?谁来开关?”

“用木制闸板,人力绞盘控制。”李震答,“我已经让工部做出模型,三天内送来试演。你们可以看看水是怎么一步步上去的。”

那人没再说话,只是盯着图纸看了很久。

首段施工区很快划定。数百名民夫开始清理地表杂草,搬运石料。李震沿着预定河道走了一圈,发现东侧土质松软,脚踩下去陷了半寸。

“这下面是暗流。”他说,“现在挖,水会涌上来,坑道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