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深帷仁术·血玉藏忠

彭城,霸王宫深处。重修的“虞心苑”药香袅袅,暖意驱散了深秋的萧瑟。

虞瑶倚在软榻上,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但精神尚可。那缕玄紫发丝安静垂落。她手中书卷未翻几页,心思飘向睢水河畔的风沙、张良凝重的警告、以及项羽为她放下佩剑时眼中深沉的痛惜。乱世烽烟,宿命纠缠,她只觉肩头沉重。

“姑娘,药熬好了。” 清脆的声音响起。紫苏端着热气腾腾的药碗,脚步轻快地进来。十五岁的少女穿着淡紫衣裙,小脸圆润,眼神清澈灵动,只是此刻眉宇间笼着一丝忧虑。她将药碗小心放在榻边小几上,细心地吹散热气。

虞瑶接过药碗,温声道:“辛苦你了,紫苏。” 她注意到紫苏神色,“怎么了?可是龙将军那边…又有什么军务烦扰?” 她隐约知道龙且最近在负责清剿沛县方向的事务,紫苏似乎对那位英武的将军有着懵懂的好感。”

紫苏脸微微一红,摇了摇头,咬了咬唇,低声道:“姑娘,奴婢刚才去库房取新炭,路过疾医署,听…听里面当值的宫人议论,说今日龙将军从沛县那边押回来两个重要俘虏…”

“哦?” 虞瑶秀眉微蹙。

“是汉王刘邦的正妻吕雉,还有一个…一个伤得极重的男人,据说是吕雉的门客,叫审食其。” 紫苏的声音带着不忍,“宫人说,那审食其为了保护吕雉,一个人和好多楚兵拼命,被砍得像…像个血葫芦!抬进来时只有出气没进气了,疾医们围着直摇头,都说…都说怕是活不过今夜了。” 她的小脸微微发白,显然被那惨烈的描述吓到了。

“保护主母,力战至斯…” 虞瑶轻声重复,心中肃然起敬。乱世之中,如此忠勇之士,实在罕见。她沉默片刻,问道:“疾医署如何说?当真束手无策?”

“嗯,” 紫苏用力点头,“听说是伤得太重,失血太多,尤其肩上挨了致命一刀,骨头都劈碎了…老疾医孙先生直叹气,说除非有神仙手段…”

虞瑶的目光落在自己纤细的手腕上,那里曾为项羽取血,留下淡淡疤痕。她如今体虚气弱,蛊毒虽除,异力沉寂,强行施针用药风险极大,且项羽若知她为救刘邦家眷的人出手,恐生波澜。但…见死不救,非她本性,她本性善良,对伤者总有一份医者的恻隐之心。

“紫苏,” 虞瑶下了决心,“去取我的药箱来。把第二层那瓶‘金疮断续膏’和第三格油纸包里的‘九转还魂散’拿来。” 这两味药是她结合《青囊经》与现代药理知识,用珍稀药材炼制,药效非凡,尤其是后者,有强效吊命、激发潜能之效,但炼制极难,存量稀少。

紫苏眼睛一亮,连忙照办。很快,古朴的乌木药箱和两个药瓶呈到虞瑶面前。

虞瑶拿起那瓶装着赤红色粉末的“九转还魂散”,又看了看琥珀色的“金疮断续膏”,郑重地交给紫苏:“紫苏,你即刻去疾医署,找到负责救治审食其的疾医,最好是孙疾医。将此二药交给他,就说是我所赐。”

“姑娘?” 紫苏有些不解,姑娘不亲自去吗?

虞瑶看出她的疑惑,解释道:“我如今体虚,不宜施针用药。你告诉孙疾医:此‘九转还魂散’,取半钱,以温黄酒化开,撬开伤者牙关灌下,可强心护脉,吊住他一口元气不散。此‘金疮断续膏’,需待疾医为他彻底清创、缝合、接骨之后,均匀涂抹于最深最重的伤口之上,尤其肩骨碎裂处,此膏有续接筋骨、生肌止血之奇效。务必按此步骤施用。”

她顿了顿,语气严肃:“你需亲眼看着孙疾医用药,并告知他,此人忠义可嘉,我赐此药,只为全其忠勇之心,给他一线生机。若需其他珍贵药材辅佐,你可持我玉牌去库房支取。” 她将刻有“虞”字的玉牌交给紫苏,“切记,只言忠义,莫提其他。更不可让旁人知晓是我特意赐药,只说是宫中按例拨付的珍药即可。”

“是!姑娘!奴婢明白了!定不负姑娘所托!” 紫苏紧紧攥着药瓶和玉牌,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姑娘的信任,小脸满是坚定。她抱起药箱,飞快地跑了出去。

虞瑶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剩下的,看天意,看那位审食其的命数。

楚军疾医署,气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