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姜子牙辅政

他首先对西岐的军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废除了老旧的贵族世袭将领军制,建立了“军功爵位制”,士兵和低级军官只要在战斗中立下战功,便可获得爵位、田地和赏赐,极大地激发了军队的斗志。他重新编练军队,将原有的松散的民兵组织,改建成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命名为“西岐师”。

在兵种建设上,他注重各兵种的协同发展。他组建了重甲步兵“虎贲军”,作为攻坚破阵的核心力量;训练了轻便迅捷的“斥候骑”,负责侦察和骚扰;更利用西岐多山的地形,组建了擅长攀爬伏击的“山地兵”。他还设立了“工兵营”,专门负责在战争中修筑工事、搭建桥梁、制造攻城器械。

武器装备方面,姜子牙亲自督导,在西岐的官营作坊中,采用更先进的冶炼技术,大量生产精良的青铜剑、戈、矛和坚固的甲胄。他还鼓励民间工匠进行武器创新,对有重大发明者给予重奖。一时间,西岐的兵器库中,刀枪如林,甲胄鲜明,储备之充足,冠绝诸侯。

更重要的是,姜子牙注重对军队进行思想教育。他向将士们灌输“吊民伐罪,为民除害”的理念,让他们明白,他们战斗的目的不是为了掠夺和征服,而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这支军队,不仅拥有了钢铁般的筋骨,更拥有了崇高的灵魂,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王者之师”。

在练兵之余,姜子牙还运用他高超的谋略,开始进行战略布局。

他派遣大量谋士,前往商朝及其附属国,一方面散布纣王的恶行,瓦解其统治基础;另一方面,离间纣王与忠臣良将的关系,自毁长城。

同时,他积极与周边的诸侯国建立联盟,通过联姻、会盟等方式,将他们团结在西岐的旗帜下,形成了一个针对商朝的“合纵”之势。

数年光阴,弹指即逝。在姜子牙的精心治理下,西岐已然脱胎换骨。

朝堂之上,贤臣济济,政令通达;田野之间,渠网纵横,五谷丰登;阡陌之中,百姓安居,其乐融融;营盘之内,兵强马壮,士气如虹。

渭水之滨的那一次拉车,仿佛是一个神圣的契约,将一位圣君的求贤若渴与一位贤相的经天纬地之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文王姬昌,这位仁德的君主,为西岐的崛起提供了最坚实的政治庇护和道德感召。

他信任姜子牙,放权于姜子牙,君臣同心,堪称千古楷模。而姜子牙,则以其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坚韧的意志,将西岐从一个偏居一隅的诸侯国,打造成了足以撼动天下的超级强国。

此时的西岐,如同一头养精蓄锐已久的巨龙,蛰伏在关中沃土之上,只待风云际会,便将腾空而起,翱翔九天。

而朝歌城中的商纣王,假装沉溺于酒池肉林,残害忠良,他知道,在遥远的西岐,一个足以颠覆他王朝的巨大引擎,已经在渭河畔那吱呀作响的车轮声中,悄然启动。

历史的洪流,已不可逆转地,向着新的方向奔涌而去。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史诗级对决,正在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