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阳还坐在那块青石上,膝盖上的玄铁重剑没动。
风从林子里刮出来,吹得他衣角一抖一抖。
他没睁眼。
脑子里还在走那一套《逆鳞剑诀》的推演。
“破渊”收势,“断岳”发力,中间那个“顿”,像卡住的门轴,怎么转都不顺。
之前想的是节奏问题,现在看,根本不是。
是想法错了。
他一直在练“对”的动作,可真正的高手对决,没人讲究对不对。
拼的是谁先让对方犯错。
这个念头一起,他忽然想起那天在敌巢主殿的事。
那个黑袍人用“裂云”接“破渊”,眼看要收招,却故意慢了半拍。
那时候他以为机会来了,立刻抢攻。
结果对方那一慢是假的,等的就是他往前冲的瞬间。
一记虚晃,肩头就中了掌。
疼到现在还记得。
苏牧阳猛地睁眼。
原来“顿”不是为了自己蓄力,是为了让敌人动心。
你停一下,他以为你要换招,重心就会前移。
你就在他动的那一刹出手,他来不及收,只能挨打。
这不是剑法,是设局。
他慢慢站起来,剑仍没出鞘。
双手握柄,闭眼,重新开始走气。
这一次,他不按套路来。
走到“破渊”收尾时,体内真气照常往下沉,快到衔接点,他突然让气息往左脉偏了一丝——不多,就像剑尖轻轻一颤。
没有强行推动,也没有憋气硬顶。
就是那么轻轻一带。
真气居然没散。
反而顺着那条新路滑了过去,一路畅通,直接灌进“断岳”的发力经络。
他睁开眼。
嘴角扬了一下。
成了。
以前他总怕出错,每一招都力求标准,生怕哪里不到位。
结果越小心越僵,真气像被捆住一样。
现在他明白了,这套剑诀本来就不讲规矩。
它要的是变化,是骗,是反杀。
就像下棋,你以为我在补角,其实我早就瞄着你的中腹。
他松开左手,只用右手持剑,缓缓抬起。
剑未出鞘,但体内已有剑意流动。
他又试了一遍。
“斩雾”起手,“裂云”劈下,“破渊”收势——就在那个“顿”的瞬间,他心念一动,让真气微偏左侧。
下一秒,“断岳”的力量自然爆发,毫无滞涩。
再来一次。
这次他在“顿”的时候,把真气压得更低,几乎贴着经脉边缘走。
等“断岳”发动,力量像是从地底炸上来的一样,猛得很。
他笑了。
这哪是练剑?
这是在玩对手的心理。
你越觉得我会怎么出招,我就偏偏不那么出。
你以为我停了,其实我在等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