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登车,车轮碾过湿泥,缓缓离去。张猛率十骑随后护送,不得辱使,亦不得放其折返。
待车影远去,我转身入帐,取过沙盘旁的令旗,掷于地上:“传令三军——沿江疾进,三日内抵芜湖。凡阻我者,不论城池大小,一律炮击破之。”
中军鼓响,号角长鸣。将士列阵,突击车履带缓缓启动,碾过营前泥地,留下深痕。神机营士兵背枪列队,步伐整齐,踏碎晨露。李铮抱着新编的《火箭炮作战守则》快步跟上,口中念着补给清单。
我翻身上马,缰绳一抖,战马前行。大军开拔,旌旗蔽野,行于山道之间。雾气未散,林木夹道,铁甲与枪管在微光中泛着冷色。
行不过五里,前方斥候来报:“都督,芜湖守军已闻皖城之变,正在焚仓。”
我抬手止住队伍,取出测距仪望向远处烟柱,淡淡道:“调两门迫击炮,轰其仓门。若粮未尽焚,命百姓入仓取食,官府不得干涉。”
斥候领命而去。
李铮策马靠近:“都督,若百姓趁乱哄抢……”
“乱由吴吏起,非民之罪。”我打断,“火器可杀人,亦可安人。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
大军继续前行。日头渐高,雾散林空。一名工兵校尉策马追上,递上一份图纸:“都督,这是突击车在山地行进的履带改装图,加宽三寸,防滑齿加深,已试装一辆。”
我接过粗略一看:“准。明日全队更换。”
张猛从侧翼驰来:“都督,后方三里无异动,诸葛瑾已出界。”
我点头,未语。
正午时分,前锋抵达一渡口。江面开阔,水流平缓,对岸隐约可见烽燧台影。李铮取图对照:“此地距芜湖水路七十里,若走水道,可快一日。”
我望江良久,下令:“扎筏。五辆突击车分两批渡江,神机营先行登北岸建立警戒。工兵连夜修便道,不得延误。”
士卒立即行动。木筏拼接,浮桥初构。江风扑面,带着水腥与铁锈混合的气息。我立于岸边,看第一辆突击车缓缓驶上浮桥,履带压得木板吱呀作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